[转载]魏城:还给孩子们一个童年

来源:FT中文网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魏城

  2006年6月12日 星期一

  我每年回中国,都会在弟弟家小住几天。我弟弟、弟妹都在机关工作,经常加班。但其实家中加班最多、最长的,还得算他们的儿子。

  不要误解,我侄子远未达到法定工作年龄,但这并不妨碍他经常“加班”。

  我发现,侄子的家庭作业逐年增多,睡眠时间却逐年减少。侄子上初中后,通常每天早上七点半上学,晚上七点半放学,在校整整12个小时,但回家后还要“加班”写作业,一直写到午夜或凌晨。到了周末,他还要上各类补习班,平均每周只有半天休息。好不容易盼到了这半天休息日,天性爱玩的侄子,却早已无精力、无心情玩了,只好全部用来补觉:补一星期中因“超时加班”而损失的睡眠。

  这次我回中国,正赶上中国的“五一黄金周”,但七天假期,侄子在校补习五天半,在家的一天半,也从未见他玩过:适逢考高中,他哪敢稍有懈怠?

  一次我晚上起来上厕所,看到侄子的房间还亮着灯,一看表,已凌晨一点多。我走进他房间:“一点多了,该睡了。”他吓了一跳,回头看我,头发乱糟糟的,双眼布满血丝,但眼神中的疲倦,又很快淹没了那一闪而过的惊慌。

  看他那疲惫的样子,哪像一个15岁、理应活蹦乱跳的少年?

  竞争

  让950万考生焦虑、数千万家长焦躁的中国高考,终于结束了。

  高考前,我写了一篇有关中国高校扩招利弊的文章。文章发表后,我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其中一位女中学生的来信,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我叫高媛媛,是北京潞河中学17岁的学生。现在我在芬兰,做一名交换生,6月底就要回国了。”

  “我出国的原因非常简单,但是我是在芬兰很久以后才发现的,是因为逃避。我在国内的时候,小学,初中,都是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但是到了潞河中学以后,在这个北京市重点中学的理科试验班里,我却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感觉。其实我从初二开始就退步了。学习上的力不从心,和自己心里的不满,那种特别奇怪的感觉,最终让我决定出国。我甚至没有慎重考虑去哪个国家,就填写了申请表。”

  “在芬兰的这一年里,我想了很多。以前我曾决定高中毕业以后,去美国上大学,不是因为美国的大学好,而是因为不想参加高考,怕失败。但是很明显,这是一种懦弱的行为。我看过杰克韦尔奇的那本书,虽然没有看完,也没有全都看懂,但是我从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两个字:竞争。我无法阐述这两个字对于我的具体意义,但是我已经决定回国以后拼两年,不是像别的孩子一样就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一个在学习竞争中都无法胜利的人,如何在商业战场上取得胜利?!”

  “这些都是我在芬兰的时候,在远离国内的竞争压力下想出来的,但是说实话,对于我回国后的两年高中生活,高考,更重要的是我的未来,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来信文字有删节──作者注)

  不知为何,读完高媛媛的信后,我忽然想到:多快啊,我侄子还有两年,就到她的年龄了。

  我把高媛媛的信发表在FT中文网上,又引来了不少读者回应。很多回信赞同她对“竞争”两个字的感悟。但也有一封署名“hong junfeng”的回信,这样质疑“竞争”一词──

  “对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相左的竞争,尤其当这种竞争还是大众认为有意义的时候,对你而言,更需要冷静地想一想:我应该参与吗?我认真地投入其中,是离我的人生目标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此信接下来的一段话,似乎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 ──

  “(中国)国内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甚至于硕士、博士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不是努力开发大家的创造力,而是处处遏制创造力,不是在培养大家的学习能力,而是在遏制大家的学习能力。我们习惯于任何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我们习惯于老师说的都是对的,我们习惯于考试却不善于学习,我们习惯于背书却不善于思考,我们习惯于自己内心想的和应付考试的可以完全不同......但这些习惯的形成,与我们将要面对的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挑战所需要的素质是一致的吗?与我们内心的人生目标的实现所要求的能力是相符的吗?”

  创造力

  确实,中国的高考大概是这个星球上参与者最多、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经过多年的高校扩招,中国的在校大学生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大学生群体,但中国是否因此成为全球高教水准最高、学生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了呢?

  网上一篇中国学者的文章,显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诺贝尔奖不仅仅是对科学家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一种奖励,同时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科学创新能力的标志。美国从1901年以来,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一直位居世界榜首,从总体上,美国占到了迄今为止全部诺贝尔奖的41%,而中国至今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一位署名“坚持01” 的中国网友,自称研究创造力问题十多年,他也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许多纯知识性的竞赛,中国参赛者的成绩都很不错,金牌、冠亚季军该是一堆一堆地收获在手。但是在一些技能性或以解决问题为主题的竞赛中,中国参赛者的成绩就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参赛选手。我把这种现象认定为:中国学生的智力较强,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力)不够强。”

  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呢?

  一个流行的看法是:中国的教育过于重知识、轻能力。据说,一个中国学术代表团访问美国时,曾与美国同行讨论为什么中国学生基础扎实而创新能力不足,美国同行回答说:“或许,知识的洪流麻木了他们的头脑!”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岳晓东则给出了四个原因:一、思维标准化;二、知识无活力化;三、发散思维发展受阻;四、创新认知非凡化。

  但 “坚持01”网友只给出了一个原因:中国学生没有时间“玩”。

  在这位网友看来,人的创造力是“玩”出来的,因为“凭着我十多年对创造力研究和观察的体会,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会‘玩’的人的创造力要比不会 ‘玩’的人强。”

  “玩”

  我儿子也只剩不到一年,就到了高媛媛的年龄了。

  结束在中国的采访,回到英国后,正好赶上我儿子考GCSE。

  英国中学学制与中国不完全相同,所以有些词没有确切的中文对应词,GCSE也许可以勉强译为“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英国上大学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要看GCSE和A-level(大学预科考试)两次考试的成绩,所以,儿子挺重视这次 GCSE考试的,这些天把课余玩的时间都用于复习迎考了。

  但再怎么重视,他还是有充足的时间睡觉和娱乐的,例如,这几天世界杯足球赛的主要比赛,他还是没有忘记看。他似乎也没有那么紧张,原因是,万一哪门课没考好,今年11月份他还有一次重考机会。

  儿子在中国、加拿大和英国三国都上过学,他自己就有对比:“在中国,作业太多,没时间玩。”

  昨天,我和他一起算过一笔帐:英国中小学学生平均每年的在校学习时间是168天左右,课外放假时间是197天左右(含春假、暑假、寒假三个假期、三个学期内各一周的“期中假”、公共假日和周末),校外时间超过在校时间。我儿子上的学校是一个所谓的“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相当于中国的重点中学,学习理应抓得比普通中学紧,但据我儿子说,他每天平均用于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是一到两个小时。

  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也许前面描述的我的侄子的情况只是一个个案,而新华社记者对西安一所名牌中学初一学生做的调查则更有代表性:该校97%的学生放学后活动时间不到1小时;92%的学生周末休息不到一天;许多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6小时。

  当然,中西教育制度各有利弊。英国舆论也认为,中国中小学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比较扎实,值得英国借鉴。但似乎没有人认为,中国学校剥夺孩子们玩的时间的做法,也值得英国借鉴。

  其实,对于孩子没时间玩这一现象,中国的家长们也是怨声载道。这次在中国采访,听到很多学生家长抱怨说,中国孩子们本应天真、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被繁重的学业和激烈的竞争所挤压和侵占了。但抱怨归抱怨,似乎没有哪些家长打算“逆流而上”,不让孩子参与“hong junfeng” 所说的那种与孩子“人生目标相左的竞争”。

  这次在中国时,我曾问过弟妹:“孩子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在学习上放松一点儿要求,还给他一个正常的童年?”

  弟妹苦笑了一下:“嗨,就业局势那么严峻,竞争压力那么大,我有什么办法呢?如果我还他一个童年,我就要欠他一个成年。”

  作者电子邮件地址: weicheng_ft@yahoo.co.uk

posted on 2006-06-14 12:42 简单就是美 阅读(78)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生活

导航

统计

常用链接

随笔分类(95)

随笔档案(91)

新闻分类(6)

新闻档案(15)

积分与排名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