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听骆驼讲过去的故事
posts - 696,  comments - 1134,  trackbacks - 0
你最终选择去了
纸做的天堂
在三角梅开满老宅墙壁的季节
在长满青苔的井边
在仅能望见一小片天空和一群鸽子的深院

你将你的身体交给黑暗
灵魂奔向光明
子嗣却留给人间

四月的清明
花开与花落的时光
我愿成为那疯了的半仙
以一朵白色野花
去信传说中的天堂
看看你义无反顾的远方
posted @ 2014-04-05 20:46 哭泣的骆驼 阅读(7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有多久没来了,不记得了,反正好久好久了。
     和朋友合作,找三十年的老茶厂合作推出一批凤凰单丛,纯炭焙的,传统做法。倒是合乎我的性格,慢火细炖的烘焙。
     有同学问我,你这么忙,还搞副业干嘛。我回答:我不希望一辈子都被困在一份工作上,只有有其他生存手段了,才会有底气,才不会过于束缚!而且,我也想实现我的很多理想,比如做个木匠、开间书店、开个茶馆什么的。如果一辈子不去尝试,又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于是,忙活了大半年,自己设计包装、自己挑选茶叶、自己联系印刷厂,总算出成品了,好在反应还不错。这段时间恰巧碰上水灾,工作太忙了,也没细功夫去拍照、装修淘宝,草草上架,赶在中秋前一个月推出了。
     博客生活的老朋友们,若是看到,又喜欢单丛的,私下联系我吧,成本价是必须的。反正现在也没几个人会看到这篇博文了。当然,我会看看是不是真的博客生活的老用户的。到时候暗号就叫:“旧家闲话”吧。
     淘宝网址:http://tongshengtea.taobao.com
     新浪微博:@同升号凤凰单丛
posted @ 2013-08-27 00:07 哭泣的骆驼 阅读(347) | 评论 (9)编辑 收藏
     自从买了两片非洲黄花梨的实木板之后,我喝茶的地方便转移到入户阳台,客厅现在是极少使用。除了拙荆欣赏她最爱的甄嬛传时还坐在客厅沙发上,因为我家就客厅有电视,其他时间基本上都在阳台闲坐。因此,这里可以称之为我的茶室,或者说休闲区。特别是冬天,我先在楼梯口把火炭炉生起火,等木炭烧匀了之后再搬进来,这样的红泥小火炉烧起水来,泡茶都特别不同,当然,这不同不仅仅是心理上的。
  这两片木板是去年夏天买的。当时找了很久,愣是找不到一整片的,刚好看到有还可以的,虽然小了点,就两片拼在一起了。在路边找一个卖竹梯竹椅的老伯定做了两张板凳,这板凳是专门交代了尺寸的,更嘱咐要厚实。这两块板往板凳上一搁,我这一百多斤的身材往上面一站,一点事儿都没有。木板有12cm厚,全实木的,雅号”猪肉砧“!就跟猪肉佬卖猪肉用的那块板差不多。
  上个月,又在路边发现一款竹椅,特别有意思。所以说住老城区也有老城区的好处,有人味儿。找个吃东西的地方容易,买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有地方。话说这竹椅是一个七十几岁的老人做的,据称一天只能做半只,指不定哪天就做不了了。于是我如获至宝扛了两张回家,搬到生活阳台用锯子将四条腿给找平了,又用刀子把那些竹刺儿给刮干净了,最后再用400目和800目的砂纸给略微打磨了一遍。这样方才大功告成,毕竟手工的东西,做得有些毛糙,不仔细处理一下很容易就把人给扎伤了。这竹椅有点像明式的红木圈椅,但又不太像,至少圈椅那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弧度它是没有的。所以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舒服,加上有点高,放在客厅坐着看电视还行,放在茶室喝茶腿就不知道放哪舒服了。有点遗憾,暂且摆着吧。
     前几天去了潮州凤凰镇一个做茶的朋友家,在他家过了个夜,体验了一下久在樊笼里,得复返自然的妙趣。第二天醒来,在门口闲晃的时候发现角落里正堆着一个倒扣的石槽,要不是我眼尖,还看不出这是一个喂猪用的石猪槽。真是刚想睡觉就有人递上枕头,这段时间我就一直寻思着去哪里找一个石槽来养鱼种花,这就给我送来一个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问朋友母亲,这个还有用吗?她说没用了,以前喂猪的时候他(我朋友)爸亲手打的。我迫不及待的说那我可就搬回家了。于是,在他们家门口堆放着的柴垛中抽了一根,锯成两段把石槽垫起来,就这样放在后备箱载了回来。这东西可不是一般的重,两个成年男人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搬得动。回到家之后我顾不得休息就仔仔细细把它给刷了一遍,因为太重没法搬到洗手间,只能就地慢慢洗刷,一遍用毛巾擦干净地板。话说也是缘分,我到凤凰的第一天就到山里的茶园四处乱逛,在山谷的溪涧里采了几棵野生的菖蒲,又在茶树下捡了一块长满石头的青苔,这些都仿佛为了石猪槽准备的一般,就恰好搭配在一起。加上生火用的木头,几条小鱼,阳台里用剩下的石米,买来的极小的水泵,这一切凑在一起,竟有些巧心搭配而又得之天然的缘分了。先是有“猪肉砧”,现在又有“石猪槽”,真是与猪有缘。可惜我与老婆都是属鼠的,要不就干脆起名为“二珠堂”了。

      

      

      

      

      

      
posted @ 2013-05-23 23:41 哭泣的骆驼 阅读(174) | 评论 (2)编辑 收藏
     友人陈椰五一回家休息,4月29日,与之到朋友潮兄位于韩江边的农场喝茶。陈椰回来后百无聊赖,当天下午三点,我亦午睡起来不知有何消遣。遂相约去外砂溪的江心岛喝茶,那里本是一群善男信女早上拜佛的地方,我估计下午应该没什么人,加上当天天气很好,是难得见到阳光的一天。想着在江心岛的泥土上,随便盘腿席地而坐,煮茶看江聊天,定是一大乐事。哪知到了那边,发现通向江心岛的浮木桥被锁起来了,过不了。无奈之下,临时打电话给潮兄,借了他的农场一用。这农场的环境更好,不仅临江,里边更是遍植瓜果嘉木,环境清幽。只是主人不在,我们有些冒昧了。
     日本茶道讲究“一期一会”,意思是要重视每一次与人饮茶的机会,将之视为人生唯一一次、最后一次的对饮,全身心的投入到人与人、人与茶的交流中。这其实就是一种活在当下的觉悟,我们的人生,没有一刻是重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因此,好好珍惜每一次的相会,并在相会之后好好回味,才是不虚此会。
    下为当日所拍相片:

                 
posted @ 2013-05-23 23:02 哭泣的骆驼 阅读(102)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小时候有一部日本动画片,叫做《齐天烈大百科》。有一集讲到有个爷爷生病了,突然很想吃小时候吃过的黄瓜,那是一种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味道。于是几个小伙伴用时光穿梭机回到数十年前,但是他们没有当时的钱,怎么办呢?其中一个小孩就回自己家的杂货店拿了一堆番茄,回到以前,然后把番茄卖了买黄瓜。人们看到他的番茄都觉得怎么会有长得这么诱人的番茄,于是一下子就被抢购一空了。但是,当人们回家试吃了以后,发现这番茄一点都没有番茄味儿,愤怒的回来退货,没办法,几个小朋友只好把钱退了回去。最后,失落的孩子们用真诚赢得大人们的称赞,送了一根黄瓜给他们。当生病的爷爷吃到从他小时候带回来的黄瓜时,突然想起了他的童年,感动的泪流满面。
    小时候的动画片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幼稚,而我独独对这一集一直念念不忘,因为我有着共同的经历。这种经历是我父亲带给我的。
    菜花,亦即是花椰菜,这个时节正是当时,一直持续到过完年。我的父亲很喜欢吃菜花,特别是炒后闷得很软的菜花。他有个习惯,基本上所以的青菜类都喜欢炒得很老,吃起来很烂很软的口感。当我开始自己掌勺以后,我逐渐喜欢把青菜炒得翠绿爽口,这总会引起他的不满。我的父亲对菜花有一种执着的追求,他最喜欢的菜花是他小时候吃过的一种叫“竹仔种”的菜花,这种菜花比较瘦长,吃起来据称很有菜花味儿。每一次我母亲端上一盘炒好的菜花,即便是按他喜欢的做法炒得很熟,他也会嫌这菜花一点菜花味儿都没有。我母亲总会抱怨说:这就是本地人自己种出来的,不是外地的,还嫌不够有菜花味儿,那怎么办?偶尔我母亲买到本地现在很少人中的“竹仔种”,他也会说只是有一点菜花味,但比起以前吃过的差得远了。
    我不清楚现在的菜花是否就像动画片里的番茄,跟数十年前的比起来味道不甚相同,反正我基本能分辨没有菜花味儿和有一点菜花味儿的却别,但是我不懂得很有菜花味儿是什么样子的。我猜想我父亲这种偏执,是因为现在生活好了,大鱼大肉吃惯了,一个菜花当然无法带给他当年饥饿时代的满足感。他常回忆起当年一大鼎菜花,放着少得可怜的猪油,但吃起来却好吃得不得了,假如现在那锅菜花端在他面前,他也许也会努着鼻子说:唉,这一点菜花味儿都没有。以前物质的贫乏,即便是一点能够撑饱肚子的食物,都是相当难得。更何况是菜花这种好吃的蔬菜,还奢侈的放上猪油!
    我对我父亲固执追求菜花味道的不解,就像我跟我老婆谈起我的小时候,从拜神的红糖里找出结成块的“糖丁”、从熬来喂猪的大锅里翻出一块完整的番薯,大夏天顶着烈日在海边踩着发烫的沙子摘“埔姜籽”,那种兴奋和执着她永远不可能理解。我也没有时光机,不可能回到以前,去试试那有味儿的菜花是什么样的,更不可能给他带一个小时候的菜花回来,再续尝缘。
    这也许是他一生的遗憾,也可能只是人老之后必有的怀旧。总之,我开始体会到这样的一种的感受。

posted @ 2012-10-23 22:45 哭泣的骆驼 阅读(233) | 评论 (1)编辑 收藏
太懒了,实在不想搜肠刮肚去动笔,于是整天用微博的图片来充数。
前两个星期在给花除草的时候不小心拔下了一小段铜钱草的根,于是我把它放到小瓶子里,加上水。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它居然长出了嫩叶,没多久就变得生机勃勃,清新可爱了。



你猜得出这是什么东西吗?特别是潮汕人、澄海人?


这是我托朋友千辛万苦从樟林找来的,做猪朥粿用的粿印。这东西看起来很脆弱,边缘都敲掉了不少,但是看起来古朴可爱。你试过用这种容器来喝茶吗?

posted @ 2012-10-17 23:05 哭泣的骆驼 阅读(180) | 评论 (3)编辑 收藏
前几天单位同事聚餐,疯到半夜一点。回到家已经将近两点了。酒喝多了,头晕乎乎的,在小区楼下坐了一会,心里却还记着要捡几片落叶带回家拍照。
第二天早上醒来得有点晚了,阳光已经很强了,错过了秋天早晨最温暖、最澄澈的阳光,有些可惜了。
天气不错,把部分茶杯拿出来洗洗,放在阳光底下晾干。天气开始冷了,适合用大杯喝茶了。

posted @ 2012-10-16 11:05 哭泣的骆驼 阅读(122)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最近工作状态不佳,心情很差,情绪莫名的烦躁。而这样的状况持续有近两个月了。
    我也知道自己处于一种这样的状态,也一直在想办法走出来,但是好像都找不到突破口。昨天晚上和老婆说起我的工作情况,她说:你是不是很容易暴躁,觉得很多事情本来不是你的工作范围,很多工作是因为别人的失误或领导的喜好而最后都加到你身上,是不是觉得领导开始对你有意见了?每一句话都直中我的内心,让我一身冷汗,我才发现原来不止我自己发现了问题,一时羞愧得不能自已。
    明选师这两天发了几条短信给我,原来他正从终南山步行前往五台山,途中有些感悟于是发来短信和我分享。其中有一条:“跃过龙门水是水,迈步而今鳞非鳞,秋风悲鸣,侧耳听,迦陵仙音。”对我来说,仿佛一声惊雷。之前他说正前往终南山,我以为他打算去当一段时间的隐士,没想到现在选择步行从终南到五台。我知道五台山对他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当年他就是在那里开始接触佛法并最终选择这样一条道路。我称赞他是真性情大自在,他却回复说很享受和我一起的时光,有机会想跟我一起去走一些地方。这让我受宠若惊。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缘木求鱼,放弃了自己的内心,却一直企图从其他的生活方式或者兴趣爱好中去寻求原来的状态,结果当然是达不到的。六祖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是如此!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的,只能通过自省和调节才能得到改善。霎时间有种顿悟的痛快。
    想起前几天我在微博上发了不少抱怨工作的内容,潮之歌兄回复说:迈哭凄惨,苦尽甘来。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回复,但是我知道这句话的力量,想想他现在的生活状态和心胸,我就知道这是肺腑之言。而正是这句话让我真正意识到抱怨解决不了问题。
    于是,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好好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过得更自在。事实上我不能一味地持抗拒的心理去工作,只有面对它接受它,才有可能做好它,也才会让我更少压力、更多激情。如果换个角度想,很多东西本来就是我这个工作岗位上必须去做的,这种工作的突发性、紧急性、繁重和持久都是我原本选择来这里之前就知道的,既然如此我又可以埋怨什么呢?我的上级照样可以埋怨我工作的不努力,他们会觉得我既然这样不情愿干嘛当初还选择来呢?这样一想,我就觉得很可怕,原来我一直抱怨的,却反而是我自己做得不够,应该是别人抱怨我才对。所以,我应该更主动地去工作,而不是抵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觉得一身轻松了,心情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庆幸我还没走得太远,总算又绕回来了。

posted @ 2012-09-24 22:56 哭泣的骆驼 阅读(284) | 评论 (3)编辑 收藏

    中秋佳节将至,月饼军团开始出动,漫天飞的月饼券,月饼礼盒,却毫无一点过节的气氛。潮汕的中秋节,有很多特有的习俗,当然也少不了许多应节的祭品。潮汕有句俗语:九月鱼菜齐。中秋一到,稻谷丰收,鱼虾满仓,瓜果成熟,正是丰衣足食的好时节,所以中秋节在潮汕人眼中,也是一个丰盛的节日,供作上的祭品除了各式粿品,还少不了各种当造的水果和鱼虾。为了应景,随选几种有代表性的节品谈谈。
    以前中秋时节,家中必定自制月饼,潮式的月饼没有莲蓉、咸蛋黄,而一般是豆沙馅儿或者花生瓜册糖馅儿的朥饼。自家做的月饼,没太多讲究和细工夫,不过工序也一点都不马虎,须将花生炒后舂碎,黑芝麻同样炒后舂碎,外加瓜册糖切成小丁,然后将几样馅料加白糖拌匀,和好面擀成皮儿,包好后擀成饼状,再放入鼎中用油文火慢煎,煎到两面酥黄才可出锅。那时候一般都要做好几十块,大大小小的神仙老爷都得招呼得到,因此做好后还不能吃,非得到中秋拜好老爷后我们这些小孩方得一尝所愿。现如今大多数人是没工夫和闲心去做这种土法月饼了,一方面做起来很麻烦,同时吃起来口感也没外面买的好。不过我至今仍想念那种咬起来有点硬但是又香又甜的月饼,更怀念跟在大人后面,看着她们舂花生、切瓜册糖、一边包一边煎的景象,仿佛还能闻到花生炒后舂碎的香味。
    现在每年中秋都会收到不少盒装的月饼,最后都很难处理。虽然月饼看似豪华,但就我看来,超市里买来的月饼一点都不具有性价比,几块月饼加上精美的盒子,少则近百元,多则上千元,还不如澄海街头买来的传统绿豆糕和苏南朥饼来得好吃和实惠。
    除了自家做的月饼之外,还有一种月糕,现在还有专门生产的糕饼厂,很多人都会买来作拜神用,但不见得有几个人会吃。记忆中小时候的天气貌似比现在凉,临近中秋天气很凉快了,午后一群妇女会围坐在院子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壳”月糕。用糯米粉和白糖浆拌匀,然后用木头刻出来的月糕印“壳”出一片片月糕,放在“湖”中晾干,最后撒上掺了面粉的红色“胭米”就算完成了。再根据各家所出原材料的多少分成,各家将月饼领回去以后,要装在坛子里,或者闲置的大锅里(以前入宅的时候亲友一般都要送一口大铝锅作为贺礼),防潮防鼠蚁。这种几家人合力壳月糕的景象看起来颇为壮观,特别是月糕壳好后一一晾开,整个院子弥漫着甜蜜的味道。月糕“壳”后须用纸垫在月糕下,以防粘黏,那时候没有太多讲究,稍微好点的就买来红纸裁成方形,随意的只要是干净的纸片就行,所以当时读过的课本以及家中的日历纸都难逃一劫。与月糕类似的还有一种叫“云片糕”的,材料跟月糕差不多,不过里面有的会放猪油、榄仁,还有不知道是不是薄荷,吃起来会凉凉的。云片糕做成长方形,再用刀切成很薄的薄片,切的时候不能切断,这样一块云片糕看起来就像书册的侧面一样,吃的时候轻轻一掰,一片一片往口里放。云片糕不像月糕那么硬,或许是加了猪油的缘故,薄薄的一片可以卷成圆圈。因其白似云,又切成薄片,故称云片糕。
    中秋节当然还少不得“豆方”,豆方即是方形的花生糖,潮汕人称花生为“地豆”。离中秋还有半个多月,家中老人小孩就开始将之前收获并晒干的花生剥壳,筛去碎壳。一般是中秋前几天开始做豆方,花生用大鼎炒熟(不放油),晾凉后用手搓去外皮,再放到“湖”中,有经验的妇女上下抖动大湖,就能借助风力把外皮扇去,剩下的都是一瓣一瓣的花生米。鼎中放油,鼎热后倒入“麦纱”(即麦芽糖),等麦纱完全融化后加入花生米,用锅铲不停翻动拌匀。同时将拜神用的“大床”面板拆下置于地上,板上薄撒一层面粉,接着两个人合力将鼎抬起,将鼎中之物倒在板上。另有一人,趁麦纱尚未冷却,用抹了油的琉璃瓶将混有花生的麦芽糖擀成厚薄均匀的一层,及时撒上炒过的白芝麻,用刀切成四五厘米见方的正方块,切时不可完全切断。待完全冷却后按六块或八块一组掰开,再分装成袋。旧时没有封口袋,只能买到表面印有龙凤呈祥的透明袋,装好后袋子还得用铁筷子搁在中间,把袋子对折,靠近点燃的蜡烛匀匀走一趟,袋子就封口了。烧的时候离烛焰的距离很有技巧,远了袋子不能融化,封不了口;近了则恐烧破袋子,徒劳无功。因为做豆方需要多人合作,所以往往也是几家人一起做的,特别还需要一两个男丁,因为麦纱粘性很大,翻动铲子需要不小的力气,擀成薄片也需要力气才行。可见旧时邻里关系融洽,跟这些生活习俗有极大的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绿豆糕,要用去皮的绿豆蒸熟,压成泥,混合猪油白砂糖,再用绿豆糕专用的糕印“壳”出来。这种糕印比较小,我们乡里形象的称之为门臼,就像旧时石门第的两个凹进去的臼一样。
    与月糕的洁白不同的是,有一种乌糕,用了很大分量的黑芝麻,所以整片都是乌黑油亮的。做法更加讲究,黑芝麻磨成粉,加上糯米粉一起放入熬好的糖浆中,再加上适量的猪油,再想揉面团一样不停的揉,最后再上锅蒸。将整块面团蒸熟后在分成小团用月糕印壳出来,乌糕下面要垫一片芭蕉叶,因为它不仅很粘而且很软。乌糕很好吃,有很香的芝麻香味,因为加了猪油的缘故,看起来乌黑油亮,吃起来香糯可口。但因为做法复杂,我家里从来没有做过,吃到的也是邻居赠送的。澄海苏南地区制作糕饼历史悠久,闻名潮汕,特别是朥饼和朥糕,现在不少海内外潮汕人回到家乡都会带上一些,以慰思乡之情。朥饼类似前面提到的月饼,但是它的饼皮很酥脆,是薄薄的几层,显然是重复擀出来,有点像千层酥,里面的馅儿有黑豆沙、瓜册糖,瓜册糖一定会放炸了葱花的猪油或花生油,馅儿也有双拼的,分成上下层。这种朥饼不仅是中秋的节品,更是澄海本地办喜事必不可少的聘礼,以前人家嫁女儿往往是以收了多少块朥饼来衡量男方的经济实力的。至于朥糕,有点类似乌糕,不同于乌糕的是朥糕是分层的,上下两层没有加黑芝麻粉,中间夹了一层有黑芝麻粉的乌糕。因此看起来是上下两层白色,中间夹着一层黑色,朥糕表面还要盖上一个红红的“商标”。这种朥糕不仅看起来喜庆,又很软糯,很适合老人家吃,所以中秋节女儿回娘家都会带上几块孝敬父母,故有人称“老嫲糕”。
    除了各种糕粿,还不少当造的瓜果,比如柚子、林檎、红柿、芋头等等。潮汕人称柑为“大桔”,寓意大吉大利,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拜神必少不了大桔,而柚子又是加强版的大桔,所以中秋时节柚子成熟的时候,无论是祭拜祖宗还是月娘,都少不了一个柚子。这点潮汕人和广东其他地区、香港等地的人有类似的观点的,都认为柚子叶和柚子有驱秽气的作用。至于林檎,澄海樟林地区特产林檎,清甜可口,为众多人所喜欢,台湾人称为释迦果、佛头果,因其外形看起来颇像佛祖的头顶的肉髻。因此也有吉祥的意思在里面。红柿一来红色喜庆,二来比较软,适合老人吃,也是回娘家必备的伴手礼。芋头嘛,这个时侯刚好是收获季节,粉而香,一般是切开蒸熟。拜神后吃不完还可以做成芋泥,潮汕的名菜太极芋泥与福建同出一源,都是用猪油、芋头和豆沙制成,上桌时极烫,据说林则徐当年就用这个羞辱了洋人,扬我国威。

 

posted @ 2012-09-22 01:40 哭泣的骆驼 阅读(35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今晚无意中听到歌手小皮的专辑《老歌手》,勾起了一些情绪。这世上总有些音乐,让人在听到的时候内心怅然若失,说不出的感觉,有种怪你过分美丽的遗憾,就好像这位小皮,还有老狼、黄磊等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差不多都可以贴上一个校园音乐的标签,类似的风格和歌词总让你想起年轻时候的模样,那些年少轻狂,那些风花雪月。
      我与一位长我二十岁的“兄长”成为忘年之交,两人皆喜欢喝茶,而且嗜好颇为相似。只不过,他一个可以成为我叔叔的人却拥有我比我更年轻的心态和更豁达的心胸。我曾经在和他闲谈时,用音乐比喻饮茶,我说每一首歌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背景,当某段时间你一直听那首歌或者那位歌手的歌曲时,时过境迁,当你再次听到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浮现当时的光景。而他并不接话,而是说,一个人喜欢什么的茶,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有的人张扬,喜欢香气高的茶,有人的沉稳,喜欢内敛的茶,我和你就是这样的类型。我们谈的出发点并不一样,我说的是一个人的不同时期,而他谈的是不同的人。不过这又让我想到,有一个同事说:你们(值班室的三个人)几个人风格各异,某某人喜欢听很大声很劲爆的音乐,而你喜欢听很轻柔很悠扬的歌曲。我说,你看我们做事就可以知道了。茶和音乐一样,有不同的性格,适合不同性格的人。而我一向对校园音乐这种感性而又不矫情,清淡却不寡味的风格相当受用。这也许和我喜欢怀旧的风格有些一致,但是试问又有几个人不怀旧呢,只不过有些人掩藏的很深,而有些人更容易被勾起而已。
      高中的时候我经常是听着老狼的歌,想象着大学生活入睡的,经常半夜起来磁带已经播完了,收音机还没关。毕业后在广州工作,有一段时间,很寒冷的冬天,听着黄磊的歌曲取暖,因此再听到《似水年华》的时候,总让我想起一个下着下雨的冬天,阴冷的午后,一个人蜷缩的出租屋。回来工作后,听了一段时间尹吾的歌,觉得这个世界总是荒诞不羁的,充满无奈却又不得不拼搏,在参加南澳环岛徒步的时候,我的MP3里放的就是尹吾的歌,一个人走在半夜的海边,海浪拍打海堤激起几米高的浪花,群犬围攻,吠声四起,那种孤独感反而让我热血沸腾。这些歌,我现在反而不怎么听了,因为再听会让我产生无力感,年纪增长了,过去的生活回不去,想起只会徒增烦恼。
      我听昆曲的时候,特别喜欢听老生,有些喜欢小生和花旦的人笑我,整天把自己搞得像一个老头子似的,无故悲秋。我承认我有点老相了,至少是内心上,我更喜欢老生唱腔那种高亢仿如耸入云天,悲凉几至潸然泪下,能上能下,仿如蒸了桑拿一般浑身通透。这是纯感官上的,与感情无关。
      昨晚在微博上看到北野武唱的《浅草小子》,我之前并没有听过这首歌,我也不懂他在唱什么,但一曲终了,我竟然会眼眶湿润。可见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是共通的,不会因为语言的阻隔而受影响。后来查了查歌词和翻译,更让我觉得与歌曲的意境相符,更为感动,一遍又一遍的循环,听了一个晚上。
      有位老师在微博上说所有的声音都可以称为音乐,我的一位朋友对此表示质疑。我想,人类的文化发展至今,对美都有一种共同的定义和感受,就好比对书法、绘画、雕塑以及音乐,都有相同的追求,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许更容易发现其中的美,但一个敏感的普通人,同样能够感性地感受到美与丑的区别。因此,声音也必然有好听的和不好听的,音乐同样也有好和不好的,用不好听的声音唱不好听的音乐,称之为音乐就有些勉为其难了

posted @ 2012-09-21 23:13 哭泣的骆驼 阅读(181) | 评论 (2)编辑 收藏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和大学同乡的一群朋友去郊游,路过某户人家的时候,有人说:这不是你那前女友谁谁的家吗,进去看看在不在啊?我急忙说赶快走,免得见了面尴尬。说话间,她循声走了出来,正好看到我。而那些朋友早已一阵风跑了。
    见了面,有点不知道说什么,互道了声好。只记得梦里的她比那时候稍胖了些,气色很好,脸红扑扑的,看起来还是那么乐观开朗。她比以前更成熟了,脸型也比原来长了一点点,成鹅蛋型了。我内心觉得奇怪,怎么几年不见,脸会变长。来不及细想,我们拥抱了一下,然后道别,我追前边的朋友去了。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梦,我从来没去过她家,更不知她家在哪。梦里的场景却很真是,就在山脚下,一条绿荫小径,一边是山谷的小溪,一边则是普通的瓦房,还有一个堆着柴火的院子。也许是我以前到过的地方另一次再现吧。这么多年来,我还真记不得有哪次梦到她的,没想到过了这么久却在梦里见到了。人们常说相见不如怀念,虽然心中从来就不存在怨念,但即便是见了面,又有什么话题可以掩饰冷场的尴尬,所以还是如医神所说“不懂怎么去聊天,不如不见”。
    虽然是梦里,但看到她过得很好,我还是很开心。希望她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一样过得开心健康。
    我想你一定会的!



    昨天晚上我梦见你 
    ……
    你是否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雷光夏《昨天晚上我梦见你》
posted @ 2012-09-04 00:01 哭泣的骆驼 阅读(186) | 评论 (1)编辑 收藏
      看着值班室墙壁上挂着的热带气旋路径图上,密密麻麻地标着台风“天秤”的各个时段位置和级别,就不禁感叹:所有和天秤有关的人和物都是如此的纠结!值得庆幸的是,这次的台风虽然刚开始奔着汕头而来,但最终又一百八十度打了个转儿北上去了。这几年来,汕头几乎没有受到台风的影响,可以说是老爷显灵了。提到台风,又勾起了我一些关于台风的印象。
     1969年的7.28台风,离我出生还早得很。而这里的人们对于台风仿佛习以为常,即便是曾经给他们带来这么大的伤害,也都湮没在茶米油盐的生计当中。很少有时候,会听到人们谈起那一场台风,而我也是等到长大后,才渐渐了解了一些。每到一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我们那里很多户人家都要拜祭先祖,因为这一天,他们的很多亲人都离开这个世界。1969年的7月28日,台风袭击汕头,恰逢农历十五的天文大潮,整个澄海一片泽国,听老一辈人说,海水江水都漫过屋顶,所有人都跑到高处去避难,在那个贫困的年代,破败的房屋根本抵不住大风和大水,死伤无数。活下来的人们,有几个拥有完整的家庭。但在那个年代,人们顾不得怨天尤人,几十年的灾难让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痛苦,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并没有太多人提起这段历史的原因之一。
     那些是我没有经历过的台风。至于在我记事以后,特别是小的时候,台风总是顺带着大人们忙碌的身影。以前的房子很多都是“草寮”,用黄土自己冲压出来的土砖砌成墙,上面覆盖着收割后剩下的稻草,一走进屋里,很昏暗,并有股潮湿的怪味。很多人家旁边的空地上都能够看得到稻草堆成小山一般高高堆。这些是一种资产,可以用来修补屋顶,用来编养鹅仔的草筐,用来烧火做饭,甚至是白事上面必不可少的东西。正因为房子是如此简陋,所以每到台风来临之前,人们开始忙碌着”函寮“,即用绳子把屋顶绑起来,绳子的两段用大石头系住,目的就是防止大风把屋顶整个刮走。如果准备工作做得好,又幸好台风不是很大,那么屋顶可能只是破了一两个洞,等天晴了修补一下就好了。如果情况严重,可能就是整个屋顶飞走,墙壁倒塌。因此台风来临之前的准备工作显得特别重要,除此之外,所以在海上捕鱼的船只都要回港避风,这是渔民们一家赖以生存的维系所在,同样马虎不得。同时还要转移牲口,把粮食放到高处,把门窗用绳子绑起来。总之,对于我们孩子来说,这是一场好玩的热闹游戏,可以看大人们手忙脚乱的绑绳子,可以到避风港看渔船一条条使劲港里,当然还有鸡飞狗跳以及台风带来的难得清凉。
     等到我七八岁了,这种草寮越来越少,就算有,大多数也是用来养牲口和放农具粮食什么的。大多数都盖起了瓦屋,或者一整座,或者半座,这得看家里的经济情况。但总比以前好多了,至少下雨的时候不会发生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情况,也不用担心做饭的时候不小心把屋顶给烧了。台风来临,也少了许多工作,至少函寮已经可以省了。那时候我家一座潮汕下山虎加双背剑的厝地,只盖了一半,有两间大房和一个客厅,外加一间厢房一个侧厅。三间房间分别分给皆已结婚的父亲兄弟三人居住,而在另一侧,则盖了一间沥青屋顶的厢房和侧厅。奶奶和我们一群小孩就睡在这一边。这种沥青屋顶一到夏天,极热,而且还可以闻到一股融化了的沥青味道。可想而知那时候条件是多么恶劣。时至今日我还记得,有一次下了一天的大雨,很多活都干不了,我奶奶躺在侧厅睡觉,百无聊赖的给我们唱起她童年的歌谣,唱到她不记得的时候自言自语的絮叨,整整唱了一个下午。我脑海中还深深记着她回忆起差点遗忘的章节的时候那种兴奋的表情,至于她所唱的内容,我是一句都记不起来了。有一次台风即将到来,沥青屋顶照例还是要用绳子固定,外面刮着大风,我们一群孩子在屋里戏耍,全然不知就要变天了。直到晚上睡着了,下起了大雨,迷迷糊糊中被大人们抱起来,送到邻居老叔家中,他家是村子那时候极少数有盖两层楼房的,虽然是非常简陋的第二层。当时,每到台风天,家中的小孩都要送到地势较高的人家寄放,因为村子里越靠近海边的地方,一到台风天势必水浸。等到第二天,台风过后,我回到家里,发现睡觉的那两件沥青屋顶的房间,屋顶全部飞走了,屋里全是积水,草席衣服什么的全湿透了。院子里的积水也有小孩子膝盖那么深,少年不知愁滋味,我们拿着洗衣服用的”脚桶“当成船,坐在里面四处漂流,玩的不亦乐乎。
      到后来,我家盖了3层的楼房,水浸屋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更不用担心屋顶飞走。但是因为那时候的窗户还都是木框镶玻璃的,一到台风天都要用绳子绑起来,有一次甚至来不及关而被大风把整片窗户刮飞,直接从洞穿隔壁人家屋顶。所以,防风仍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因为木头的窗户密封性不是很好,一下大雨,雨水就会顺着缝隙渗进来,经常睡到半夜要起来用毛巾吸水再拧到桶里。我就记得有一次睡到夜里,一翻身,半个身子泡在水里了,才大喊爸妈起来扫水。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我家盖了楼以后,有时候遇到正面袭击的台风,我舅舅家的表弟还要先送到我们家确保安全,因为他们还住在平房。台风天过后,照例市面上是买不到什么菜的,所以往往就是吃猪骨粥或者猪肉粥,这相当合我胃口。所以,对台风反倒没什么抗拒。
      特别好玩的是,台风的到来,势必会带来大雨。这时候田里才是农村孩子们的乐园。因为雨水太大,淹没了池塘和农田,分不清哪里是小路、农田和池塘,大人们一般不会让我们到田里去玩,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池塘里。等到水稍微退了,我们三五成群跑到村后田里,这时候,很多鱼来不及随着水的退去回到池塘,直接就在路上搁浅了,所以我们带着个塑料桶,就能一边走一边捡鱼了。而番薯田的排水沟里,到处都是原来只躲在池塘里的土虾和泥鳅。有两个大鳌的土虾,跟齐白石的画里长得一模一样。带着个”划“,还可以捞到不少的鱼。这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天堂。
      再到后来,农田少了,池塘也少了,木窗也换成了铝合金窗,不用担心渗水和被风刮走,也不见小孩们提这个桶去捞鱼了。台风变成了只有一场大风、一阵大雨和过后水浸街的闹剧,童年的”风颱“也渐行渐远。
posted @ 2012-08-28 23:23 哭泣的骆驼 阅读(167) | 评论 (1)编辑 收藏

    这就是之前提到的从厦门请到的一尊白度母。为紫铜所铸,上镶各种宝石,铜质氧化后更显内敛和温润。开脸极美,慈祥庄严。佛像双手和双足各生一眼,脸上有三眼,故白度母又称七眼佛母,相传额上一目观十方无量佛土,其余六目观六道众生。头戴花蔓冠,乌法挽髻,双耳垂坠大环,穿丽质天衣,上身袒露,宝珠璎珞遍体,分别绕于颈、胸和脐。右手于膝前施接引印,左手当胸结三宝印,双腿结跏趺坐于莲花上。全身花蔓庄严,线条流畅,细腰丰乳,如妙龄少女。
   虽然有个别地方处理不是很完美,但瑕不掩瑜,不失为精品之作。共赏!


posted @ 2012-08-22 21:44 哭泣的骆驼 阅读(194) | 评论 (1)编辑 收藏
      这几天上火的厉害,主要是熬夜,加上工作太忙,下嘴唇全是泡,火辣辣的,又痛又肿。昨晚去药店买熟地麦冬,突然想起一下联:熟地好独活。遂在微博求上联。目前啥好玩的都有,就是都不够工整。哪位有意思的来个上联!
posted @ 2012-08-21 17:37 哭泣的骆驼 阅读(145) | 评论 (1)编辑 收藏
     日前,读《胡雪岩》看到一句话,颇得我心,摘下与诸君共品:不做无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
     试问我们这些人中,终其一生,做得出多少件于人有益之事。绝大多数,都是自娱自乐罢了。且不论有益无益,在许可范围内,只要过得自在、活得开心便极为难得。终日介为生技奔波,不做些无益之事放松一下,又如何显出人生的存在和意义?明张岱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说得真好,没有癖好没有瑕疵的人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在你面前不是一个真正的他,这种人要么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要么城府太深以致忘记了真我。另一种可能就是他是一个无意识的人或者直接说是植物人。有些人的癖好虽然与众不同,但正因为其与众不同更显其真性情,若是志同道合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不与之交如失异宝,虽千金亦难买矣。
     说了这么多,只不过为了表示说我这个人也是有癖好的,是一个真性情的人。虽然有些自吹自擂,但自觉比很多人要来得可爱很多。下面即将要为各位展示的是我前几天刚完成的“作品”,一块红砖做成的茶盘。且听我慢慢道来。从博友古仓山房那里剽窃来的创意,他用老墙砖做了不少壶垫、小茶盘出售,十分古朴雅致。看得我心痒痒。于是托好友夫子从母校康乐园中,寻得一处废弃红砖楼,捡了几块旧红砖带了回来。代价是我到车站接他并请他吃了一条肠粉,同时听他一路抱怨这砖如何沉、如何难搬。我从中挑了一条品相好一点的,到五金店买了一根磨刀石,然后一个人躲在洗手间捣鼓了一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杵也能磨成针,工具虽然简陋,但是我别的没有,时间和耐心还是有一点的,虽然有些粗糙和不到位,但总算是完成了第一件作品。
     总结一下:这砖还是有些不太令人满意。虽然是好几十年的老红砖了,但密度仍然不够,硬度也是一般,在磨制过程中很容易就从边角缺损;另一方面,孔也不少。还有一点比较遗憾的是,磨出来后,没有太多花纹变化,只有边上有一点点变色,不过这跟赌石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毕竟肉眼看不到红砖内部。当然,用这个来当小茶盘也有一个好处,它吸水能力特别强,只要时常淋点茶汤,相信不久就能变得温润可人。最后,上张图片,求指教!

posted @ 2012-08-19 22:39 哭泣的骆驼 阅读(287) | 评论 (2)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47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末页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2024年4月>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留言簿(54)

随笔分类(725)

文章分类(3)

相册

博客生活

海纳百川

积分与排名

  • 积分 - 97836
  • 排名 - 3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