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与蓝的融合

 
 

留言簿

  • 给我留言
  • 查看公开留言
  • 查看私人留言

随笔档案

  • 2012年8月 (1)
  • 2012年5月 (3)
  • 2012年4月 (1)
  • 2012年2月 (53)
  • 2012年1月 (24)
  • 2011年12月 (20)
  • 2011年11月 (25)
  • 2011年10月 (41)
  • 2011年9月 (19)

FriendLink

  • 货运专家
  • 墙头草的主页
  • 胸围

搜索

  •  

最新评论

  • 1. re: Put 'em Up!的读书感想:和 You can can那本书一样,我还没有试过里面的食谱。
  • 看不懂懂啊
  • --838电子
  • 2. re: 我才发现我属于单身最少两年
  • 我失去最爱的人,基本上我现在也不想谈恋爱了~
  • --违章查询

评论排行榜

  • 1. Put 'em Up!的读书感想:和 You can can那本书一样,我还没有试过里面的食谱。(1)
  • 2. 我才发现我属于单身最少两年(1)
  • 3. 生活不再没有意义(0)
  • 4. 乐观的生活着(0)
  • 5. 女人是男人惹不起的魔(0)

Powered by: 博客园
模板提供:沪江博客
| 首页 | 发新随笔 | 发新文章 | | | 管理

男人,请时刻擦拭你的心灵
《男人帮》,没有看完,却已唏嘘不已。。。

以前,不屑这种肥皂剧,骗自己她们在用悲剧和喜剧的夸张修饰着荒诞的迷离的泪水和生活,而这刻,却也情不自禁,好好的哭了一把。情至深处,她们的故事,自己也经历过,哭过,笑过,闹过,就着咖啡,流着泪。。。

 

剥掉爱情上面美好的泡沫,露出下面的人性恶--嫉妒、猜疑、虚伪、厌倦、离间、倾轧、跟踪、遗弃、试探、善变。。。喜剧的嫁衣下,悲情露骨!恶背后的善良期冀,却又潜伏的让人心痛。也许,这个世界的浮躁已经让我们变得如此的感性和无可救药,可爱情,随着伤痛,终归要回到理性的起点,也许那时已经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可我们依然在演绎着。

 

这不是社会的悲哀,这是人性的进步。。。。

 

看过了,这么晚,自我觉得没有资格评价它,可无论怎样,支持《男人帮》,它真实的演绎着现代的都市的我们,一群可爱的,可恨的,可悲的,可叹的,可怜的我们。
看淡了,心灵才能释然,精神才能超然。


 

即使这个麻木社会已经剥夺了我们对人生的向往,可爱情,永不磨灭,即便是苦涩的,可它让我们喜怒哀乐,告知我们,自己还活着。

 

希望爱人跟我一块分享。。。

希望她永远不要孤单。。。(*^__^*)
posted @ 2011-10-28 09:41 黄与蓝的融合 阅读(46)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寻找心灵深处的那把钥匙
    前段时间的“彭宇”案,最近发生的“小悦悦”事件。让这个还未进入冬天的我,总觉得身体是冰凉冰凉的。总是不愿意看见那些伤感的事情和字句。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他讲了一件就是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事情。让我想了好久,心里有种说不出不出的感觉。

    某天,她和她的朋友逛街,在上二楼的电梯口的地方遇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站在电梯口中间正好挡住她们上电梯(电梯是那种自动扶梯),老奶奶看见她们的时候露出了笑脸说“总算等到有人来了,麻烦你们扶我坐电梯,我一个人不敢上去。”她朋友一听马上就说要的嘛。我朋友一听,心里咯噔了一下,最近发生好多起因为搀扶老人发生的纠纷了,何况这个老奶奶这么大岁数了,就是在平路上走都是颤颤巍巍的,如何扶她上扶梯呀?容不得她多想了,她朋友对老奶奶说“等一下我们叫你跨步的时候你就跨步哈。”老奶奶说“要的”。还好她朋友长得比较高大,搀着她的一条胳膊把她拽上了扶梯,我朋友就站在老奶奶的身后把他掌着,害怕她站不稳倒过来了。下了电梯老奶奶说谢谢你们我站稳了,她们两个才松了口气。

    直到我朋友给我讲这事的时候,看得出来她都还心有余悸。

    就这事我们展开了心里最真实的一段对话,他说“说真的,当时要是只有我一个人,打死我都不敢扶,而且那个电梯棱角都是铁的这么硬,要是摔倒,后果真不敢设想。”

     “我朋友的心太好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我说“其实那是人的一种本性,他们都是善良的,因为发生了这么多不愉快的事情,让他们都怕了,不想惹麻烦。可还不是遇上你们这不怕麻烦的人了。呵呵······”
安静的享受属于我们的幸福


       "他们也是这么老了还出来走啥子嘛,要出来也要家里人陪她出来赛,要是摔倒了啷个办吗?走一下也是了,你非要去做那个扶梯到二楼干啥子嘛?上面都是卖年轻人的衣服,我真担心他啷个下来哟?”

        “呵呵······我说这个不要你操心,既然能遇到你们这些好心人扶她上去,也有好心人带她下来的。”

        “其实说句真心话你我都为人子女,你又有好多时间陪你妈老汉嘛?我们还有自己的工作,还有自己娃儿。你说叫他们不要出来走,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坐车都不要钱的,他们还不是想出去耍呀,到处逛呀。等你老的时候,我在来采访哈你看你出去耍没的哈·······”

           老吾老及人之老,我们都有年老的时候,请多给他们一些包容和爱心!

          老的有爱心,小的就有孝心。老年人请你对年轻人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有时候在车上或者在公共地方,他们吼两句,请你们也像对待自己的儿孙们一样给他们多些包容,或许他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些许的不如意也需要喧泄一下,我相信他们不是都有恶意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posted @ 2011-10-28 09:40 黄与蓝的融合 阅读(102)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背着菜板上班的白领心灵怎么小康
       这几天,我接连听到几个故事:
       其一,是一个女孩,从大二开始到毕业后参加工作,整整11年没回老家看过父母,其理由是不混出个人样决不回家——— 即有车有房有如意郎君和好工作,说白了就是有让父母向亲戚朋友们炫耀的资本。11年,她和她的父母错过了很多亲切而温暖的东西。
       第二个故事,是我亲戚的儿子,大学毕业,被一家外企录用,他为了不让同事们瞧不起,在买不起手提电脑的那段时间,愣是用电脑包装着一块菜板,每天上下班背着,走了差不多半年,直到攒够钱买了手提电脑。他说,你没在那里呆过,体会不到没有好电脑如同没有穿裤子一样的痛苦。
       第三个故事,是我的一位合作伙伴,这位国企老总被各种宴请搞得快发疯了,已成为“三高”人士,而他的妻儿,也因无法和他一起吃饭而颇多微言。他无限苦恼地对我说:现在我觉得,谁对我好,就是不请我吃饭,让我在晚饭之前能回家。
       以上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里,有一种让人闻之骨寒的东西,我姑且将其称之为“与小康时代不相符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大多数时候都是隐性的,但它会主导人的喜怒哀乐。       比如像第二个故事里的愣小子,一个月三千多的工资,虽不足以致富,但养活自己并培养自己继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是完全有的。但就是因为心里急欲让人觉得他和别人一样,而努力隐忍着,让自己成为别人。让他痛不欲生的,是他自己的感受。
       第一个故事里女孩和父母,失去的是天伦之乐,是一种生活,而这种东西,恰是她们眼中的“终极成功人士”所向往和欠缺的。第三个故事里那个年薪过百万,有好房有豪车的老总所向往的,分明就是平静安定相亲相爱的生活。
       多数人的生活已小康起来了。小康社会,不仅指的是物质,更指的是一种与物质相适应的精神状态。
       这种状态是闲适、安然和充满幸福感的,它不为物质所困,更不为身外之物焦灼,它是一种无论面对价高还是价低的东西,都能发现物质的本质,以及自己内心真正需要什么,并安然乐享由此带来的快意。而不是计较于它是否是名牌、价格贵不贵,是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常用的。他心里明白,不管是多高档或低级的床,只要能承载安然的睡眠,就是好床;他知道,无论多高级的车,不过只是代步工具;他知道,成功的标准,物质量化是有谱的,发自内心的富足感,才是真正的富足。而知道富足感本身,就是奢侈的。
       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追逐它,一部分人,是因为它确实太远太难,无法企及,而更多的人,却是因为即使处于令人羡慕的富足生活中,却不知富足为何物。因为他们心灵中没有这种 感 知 能力,它们永远无法安宁、快意并最终“小康”起来。——来自曾颖的BLOG
posted @ 2011-10-28 09:39 黄与蓝的融合 阅读(38)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等待,寒城昨夜繁华尽。
A
寒城下的黑夜,没有城市中的繁华,没有热闹的街市,也没有踊跃的人群。只有冷清的胡同,胡同中一排排白杨树和瓦房竖立在在漆黑的夜晚当中。小黑猫和那盏路灯成为了主人公照暖心的期待。

“在哪呢”,“送人呢”。“哦”。电话那头急喘吁吁的说,等忙完在给你回电话,这边逸寒刚要说什么,就听到电话嘟嘟的挂断声音。逸寒想那边肯定有急事,要不然不会那样匆匆的挂掉电话。
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心情总会想起你


逸寒心想那也好,来个惊喜也是不错的哦,就索性站在胡同口等待着。夜晚的十点本路上就没有多少车辆和行人,显得这条街道更为冷清,在胡同口微亮的路灯照耀下,逸寒的身影拉长了许多,显得是那么消瘦和单薄。

过了一会儿,逸寒双手缩了下衣服,双手缩到一起。十月底的秋天,夜晚还是比较稍冷,也许是天气突然转凉,微风一阵阵吹来,使逸寒不停的双手紧紧的抱着怀。偶尔跺跺双脚。十分...二十分...过去了,还没有回来,逸寒心想是不是该打个电话,是不是还没有处理完?拿起手中的电话拨了过去,脑子瞬间想起,不是要给个惊喜嘛,逸寒挂了电话,继续等待。。

B

路上稀疏的车辆,偶尔的经过,很少有人。基本上是看不到什么行人了。整条街显得非常冷清,只有在路边远远望去,胡同口一盏路灯下有个少年,单薄的身影显得那么渺小,这就是逸寒。

又过了一刻多钟,站在路灯下的逸寒傻傻的等待着,时不时跺着双脚,摸下鼻涕。逸寒走进胡同深处一片漆黑,与路灯拉开了距离,站在胡同的对角线旁,缓缓的脚步靠近满是蔓藤墙边的一块小空角落,两条胡同穿过小道,对穿出一条笔直的小路。

逸寒看着黑夜下胡同里一排排整齐的白杨树,在夜空当着整齐的瓦房和一排排白杨树别有北方乡村特有的味道。冷清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白杨树叶散发出的气息,也有令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如在繁华的城市中肯定嗅不出这样的味道。

C

夜晚的天空上,很少有大城市可以了望璀璨的星空了,逸寒抬头看天空,只见到了一种这个城市的寂寞,墙四角的天空让逸寒的视觉没有多少去看遥远的视线了,逸寒只有在昏黄的灯光中看霓虹闪烁。黯淡的光在无边无际的夜空里慢慢的一点一点飘向未知的世界。

电话响了,逸寒惊喜的接起电话,故装作很冷静,电话那头,喂...睡觉了?逸寒说:“恩”。那就早些休息吧。逸寒说,那你回去了吗。 没有呢,快了。还在路上。 路上慢点,恩。说话挂掉了电话。

逸寒心里有些小激动,终于快盼来了。逸寒的嘴角微微挑起,带出了喜悦的心情,露出小牙的微笑,显得那么的迷人。就像吃了麦芽糖一样,甜甜的那种感觉。等待总有所期望,因此,这样的等待是混合了兴奋和无聊的一种心境。时间久了,无聊便会占上风。这个电话叫逸寒把无聊抛在了脑后。

天空中的星星和余光点缀着深蓝色晃晃的夜空一望无际,一排排白杨树和整齐的瓦房印象出这条寂寞无聊的小道。在白天它是多么有色彩,夜晚的景象印象出暗淡的就像水墨画一样暗淡。逸寒依然在胡同口等待着,只有那盏路灯散发着橘黄色的微光,点缀了这图水墨画。也给黑夜增添了一丝的繁华,没有向繁华城市里那样,灯火通明,浮华于世,它在这也算的上,一道风景线隐现出得斑斓。也是给人们照亮前方的路,也许让他一个人不独单。

D

逸寒的心慢慢的又平静了下来,身体微微依靠在瓦房下的墙边,双手抱在一起。低着头,看上去总是那么的安稳。一只小黑猫从逸寒身边穿过,停下来,打量着这个在黑夜中依靠在墙边的这个少年。逸寒似乎看到了这只小黑猫,斜下头看着这只可爱的小黑猫,小黑猫放松了警惕,懒散的挥动着尾巴,喵了两声,一步一步消失在黑暗的胡同之中,逸寒的心情又放松了许多,是这只小黑猫的出现叫逸寒本来寂寞的心情变得安逸。也给这冷清的胡同带来一丝的活跃温暖的气氛。

等待有一丝神秘,有一份憧憬,但它却最需要耐心。不是所有的等待都会如愿以偿,不是每一天都会时来运来,所以等待的滋味往往并不好受。就拿等人来说吧,等的一方比被等的一方更受煎熬,就像惜别后留守的一方比离别的一方更觉凄凉。

E、后述

这篇文章又是一篇并非出自柯扬本人的文章呢。很相信缘分,第七胡同是一个让柯扬感觉很幸福的地方。在我一个月前初次踏入这里的时候,我感觉它很破败。可是我身边的朋友都是那么的喜欢。街边的孩子,青砖的小房子,我可爱的宝贝抱枕跟企鹅存钱罐。这每一样都是我的幸福。后来,我喜欢上了每天早上卖豆浆的小摊。再后来,我喜欢上了独自一人的生活。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也不想再去考虑自己有多少的记忆。那些来自临城的故事在我一天天的平淡生活中越来越感觉遥远。前天我似乎在皇城的北齐路上骑单车,而今天我发现自己已过百年。就是这样呢!在某一天早上,风吹到脸上我突然感觉到冷的时候。在徒骇河岸上的白桦树叶哗哗砸向地面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然不再年轻。现在我很喜欢称跟自己一般大的少年为孩子。可是在逸寒口中,我似乎更像一个孩子。逸寒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少年,柯扬很喜欢他的文字。9月末的某天晚上,在东昌湖的名人岛逸寒点燃一颗烟猛吸一口跟我说:“柯扬,我喜欢平淡的生活呢……”我突然感觉他的样子很可笑。嘻嘻的恶心着他。可是,马上我就沉默了。那个时候,我想起了临城的寂……
posted @ 2011-10-27 09:54 黄与蓝的融合 阅读(65)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这样的夜晚,只有自己,没有你…
又是晚上。一天忙忙碌碌下来,你还没怎么感觉到那种叫做寂寞的东西,可是一到晚上了,那种东西就开始泛滥成灾。你讨厌,你拒绝,你无法忍受,你想尽一切办法去驱赶它,然后你开始行动。冷风吹过的夜晚你一遍又一遍的翻着通讯录,可是却不知道要打给谁,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所以你选择发信息,你发着同一条信息给很多人,你想着这么多人应该会有点回复率,你就耐心等着,等着等着,你失望了。你不甘心,你继续努力,所以你又打开QQ,但你害怕再次失望,所以你选择的状态是上线,你没有找任何一个人说话,你想看看会有谁,来陪你说说话,可是慢慢的,眼睛酸涩了,你只想闭着眼,逼着自己睡觉,因为过于忙碌,累了。接着你真的逼着自己睡着了,有时候醒了,打开手机,看看QQ,很安静。心里那么的难过,这个叫做寂寞的东西,总是莫名的让人难过,难过的连梦里都是难过。看吧,一大早起来,看你的黑眼圈,你皱着的眉头,你脆弱的皮肤,你憔悴的眼神…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把自己弄得一副鬼样子,憔悴的那么黯然失色…为了证明什么?证明没有人会心疼自己吗?可是这不关别人的事,又可能是因为不关别人的事,所以自己对自己不好,也不关别人的事吧!已经习惯少聊天少打电话少发信息的生活,已经习惯有事才打电话才发信息的生活,这样的独立是因为惩罚想依靠别人时却被别人拒之门外的屈辱,你说自己要去受那样的无视丢那样的脸干嘛呢?
posted @ 2011-10-27 09:52 黄与蓝的融合 阅读(41)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当下,人们喜欢用“白狼”的标签去批判医生中的道德“小人”,去鞭挞医学界的道德滑坡,其内在的道德标尺是昔日的道德偶像白求恩。人们感慨世风日下,认为医生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思,到谋财害命的白狼,映照了一个职业群体的道德沦丧历程,因而激愤,因而拍案而起。

毫无疑问,白求恩依然是今天医学界的道德明灯,召唤医家的灵魂向上、向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白求恩的时代与当下生活的巨大落差。那是战争年代,白求恩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战场上负伤的战士。白求恩自愿放弃宁静优裕的生活,身怀救赎、殉道的精神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战区援助,这使他有可能逃脱世俗生活,产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绝对利他主义姿态。然而,即使道德上无上圣洁,在当时的技术、物质条件下也不可能做到逢伤必愈、逢死必救。
分手前,女人请男人吃的那一碗馄饨,是男人就看一眼


而今天的医生不再如白求恩同志那般纯粹。他们是一群完整、复杂的社会人,既有道德升华诉求与社会责任,也有经济丰裕诉求与家庭责任。社会只能要求他们处理好各种诉求关系,不要在占据技术、财富制高点之时,失去了道德、人性制高点。

那么,应该如何整体评价当下医生队伍的道德水准?这是一道无法用统计数据揭示的难题。模糊的把握更像是一个橄榄球,而非哑铃。

如果说我们这个社会面临整体的道德沉沦,那就不仅仅只是医务界。马克思早在青年时代就洞悉到社会进步的异化与代价。他沉痛地告白天下,任何社会进步都将以道德沦丧作为必然代价。因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我卑劣行为的奴隶……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全社会的整体拯救,整体打捞我们失落的灵魂。当然,医务界要率先打捞,因为他们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承重墙。

对于医学、医生、医院,我们要摒弃非黑即白的善恶观。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今天的医生既不是白求恩,也不是白狼。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既定的天使,也没有人是天生的魔鬼;没有一个行业是天使的行业,其间有道德巨人,也必然会有道德侏儒。尽管医学被称颂为天使的职业,但也难保每个人都是纯洁的天使。
posted @ 2011-10-26 10:11 黄与蓝的融合 阅读(46)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思维的碎片:小小的大观念
正如自然界是由多种不同的基本元素组合而成,人的思维世界也是由一些可以认识的“元素”构成的。在美国学者莫提默  艾德勒看来,在人类思想演变史中的一些共通的延续的问题则充当了这样的“元素”,即他所说的“大观念”。
艾德勒从人类经常思考的对象中挑选出了几十个观念,以期构建西方思想的基本主题框架。这些观念包括了诸如真理 自由 善恶 正义等传统经典的问题,也包括了上帝 宗教领域的观念,甚至还对如何看电视和阅读一本书发表了见解。这种看似抽象高深的谈话,貌似学术媚俗的书籍,实则是人类思想的词典。但是如同玻璃碎片一样,分散时,它们各自反射着人类思想的不同光芒,而当它们组合起来,它们就成了一整个映射人类完整形象的镜子了。艾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哲学家,都能成为哲学家,这使得他走向了电视讲授“大观念”,并在教育界极力倡导通识教育。他采用先贤苏格拉底和孔子谈话交流的传教方式,自由地跟观众交换共享彼此的思想。在传播的过程中,思想因碰撞而闪烁着迷人的火花,而且不断增值。它借助于人的头脑持续展现无穷的活力,随意而至,轻松活泼。艾德勒主张提供给学生经典著作,以便普及“大观念”思维,且在职业教育和专门教育之前应当提供给所有人全面的基础教育,帮助人们建立完整的有机的思维认识体系。然而美国是实用主义的天堂,其风头渐衰于约翰 杜威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
《大观念》正是根据他的电视谈话集结而成,囊括了一些基本的思想母题。这些观念如同星空中的点点星辰,肉眼看到的虽然永远都是那么小得不起眼,可是真实的它们则庞大无比,重要无比;又如同绘画中的线条 光线 视角,既可以精心组合成一板一眼的古典油画,又可以变幻成貌似随意泼洒的抽象派,而实质上永远都是由那么几个几乎可以数得清的“元素”构成的。
这样分门别类的讲述不禁让人想起了纪伯伦的《先知》,一本薄薄的散文诗集。在那里,纪伯伦用极其优美而富有诗意的笔调倾述了他对善良 美丽 自然和人生的炽爱。爱,友谊,祈祷,饮食,孩子,死亡等等话题在诗人的笔下流畅轻柔地拥人入怀,浸润人心。如果说《大观念》是理性的高山,《先知》则是感性的温风,它们各自分别却又不某而合地将思维的碎片粘合在一起,呈现出人类可以反思的影像。
“大观念”既可以大开大合舞枪弄棒地讲,还可以小家碧玉地细语低诉。不管是小观念还是大观念,总会有人们抬头仰望星空对着微小的它们产生兴趣的。
posted @ 2011-10-26 10:04 黄与蓝的融合 阅读(97)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其实;这是苦咖啡的感觉。
其实,我们都是很普通而且简单的人。可是社会,舆论,各方面的原因让我们各自复杂。以前的和睦、简单、快乐,,就这样过去,现在的我,只有承受这些,这一 切。。不悲不喜,不解释,不放弃!只对明天充满了希望!不管明天是不是美好的一天,我都去接受与面对!我依然抱有良好的心态!虽然这种感觉如同喝着苦咖啡 一般,但仍然要去品味!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这么苦,但是还是在体会它其中的味道。甜的东西要去吃,苦的东西也要去尝,人,不会一直吃甜食,也不会一直。对 的,现在的我就是这样!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是我毫无防备的什么都说出来吗还是告诉错了人
posted @ 2011-10-25 10:05 黄与蓝的融合 阅读(43)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人生,一杯浓浓的黑咖啡!
    其实人生当你回想起来的时候就像一杯浓浓的黑咖啡,在你出生的时候你只是一杯很浓的普通的咖啡,在不停的经历着不同的事情的时候,你渐渐地往自己的杯子里加入了不同的伴侣。有的人加入了牛奶,有的人加入了放糖,也有的人同时加入了两种东西甚至更多。

    我也在问自己,我为自己加入了什么,我努力的回想肯定的答案,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我在自己的杯子里加入了二氧化碳。

    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后我曾经认为我应该得到了足够的教训,但是我好像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经验. There don't have things can make sure who i am.
女装品牌排行榜
    Say goodbye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情,并不只是对于谁,仅仅对于自己就相当的困难,我一直在避免再次发生曾经犯过的错误,我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现在的我却学会了祈祷,我不知道我能向谁祈祷。有时候会想在国外的电影中浮现的画面,在教堂中向他们的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过,这对于自己来说会不会是一种奢望?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大的最虐,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能找到一个精神上的支柱,我也会崩溃,坚强的外表下我并不知道我自己能坚持多久,我应该感谢自己的阿Q精神,因为这救过自己无数次的命,自我原谅精神真的让自己熬过了很多艰难的时刻。

    把自己当成孩子一样的对待也许还真的没有什么错,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很多时候都像个小孩一样固执。但是我现在连固执的心情都没了,因为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固执,为了什么而一意孤行,也许一个人的时间太久了,是该找个愿意陪伴自己走下半生的人了。说起来真的感觉比什么都简单,现在的社会允许出现这种人嘛?我真的好怀疑。

    有时候会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想法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如果我不幸XX了,有多少人会出现在我的葬礼上,又有多少人会真的想起我?哪怕只是在他们无聊空闲的时候!好像没有多少,人死如灯灭,伤心最多的只会是自己的父母,其他的人都会渐渐的忘了你。

    没有多少人是真的这一辈子就为了一个人而活,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变成回忆,甚至变成一种需要催眠才能唤醒的记忆。

    别让自己成为那个人,别让自己连那么一点追求的信念都丢失,要让自己敢于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人类也只不过是一个进化中高等的地球生物而已,说白了我们也只是动物,只是因为长久以来的道德枷锁和法规戒条而成为了这样。

    有些话不说,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开口说出同样的话;有些事不做,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有这种机会。
posted @ 2011-10-25 10:01 黄与蓝的融合 阅读(90)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近期混乱中的节奏生活
17号大学生艺术节比赛,争锋,实在紧张这个比赛,前一晚没睡着,舞台上忘了个动作,还差点摔跤~~

        《 争锋》的队伍实在太给力了,喝酒能喝,跳舞能跳,喝啤酒没吐过的我i,这下晚上居然没抗住~

        利用舞蹈训练期间,比赛前那段时间还投了几份简历

         下面详细介绍至今的苦逼日子,混乱中的节奏生活

           11号,海信科龙空调,简历过了,忘网申了,宣告破产

           11号,广发银行,宣讲后居然要现场面试,说实话那时候怕这怕那,畏首畏尾,没去         

           12日,工行过了简历关,第一次正装表演,不过一面自我介绍后就没下文了~

           15号,民生银行,简历都没过~

           18号,早上交行,申请表,现场海面过

           19号,交行二面无领导,通过
           20号,上午交行三面,不怎么滴,下午交行笔试,悲剧,晚上广发信用卡部

           21号,海航旅业,华硕,浙江稠山银行,宁波银行网申成功,等待中,中午完成广发信用卡部网测

           22号,上午碧桂园地产,海面通过,一面通过,下午,汉口银行,周大福,葛洲坝地产,一天内四面,等结果中

           23号,上午建行,番禺分行,海面后没下文了,晚上招行,武汉分行,申请表交了,说11份才有结果

           接下来继续苦逼的日子,国考没报名~专心找工作了~
posted @ 2011-10-24 09:20 黄与蓝的融合 阅读(44)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19页: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