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接连听到几个故事:
       其一,是一个女孩,从大二开始到毕业后参加工作,整整11年没回老家看过父母,其理由是不混出个人样决不回家——— 即有车有房有如意郎君和好工作,说白了就是有让父母向亲戚朋友们炫耀的资本。11年,她和她的父母错过了很多亲切而温暖的东西。
       第二个故事,是我亲戚的儿子,大学毕业,被一家外企录用,他为了不让同事们瞧不起,在买不起手提电脑的那段时间,愣是用电脑包装着一块菜板,每天上下班背着,走了差不多半年,直到攒够钱买了手提电脑。他说,你没在那里呆过,体会不到没有好电脑如同没有穿裤子一样的痛苦。
       第三个故事,是我的一位合作伙伴,这位国企老总被各种宴请搞得快发疯了,已成为“三高”人士,而他的妻儿,也因无法和他一起吃饭而颇多微言。他无限苦恼地对我说:现在我觉得,谁对我好,就是不请我吃饭,让我在晚饭之前能回家。
       以上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里,有一种让人闻之骨寒的东西,我姑且将其称之为“与小康时代不相符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大多数时候都是隐性的,但它会主导人的喜怒哀乐。       比如像第二个故事里的愣小子,一个月三千多的工资,虽不足以致富,但养活自己并培养自己继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是完全有的。但就是因为心里急欲让人觉得他和别人一样,而努力隐忍着,让自己成为别人。让他痛不欲生的,是他自己的感受。
       第一个故事里女孩和父母,失去的是天伦之乐,是一种生活,而这种东西,恰是她们眼中的“终极成功人士”所向往和欠缺的。第三个故事里那个年薪过百万,有好房有豪车的老总所向往的,分明就是平静安定相亲相爱的生活。
       多数人的生活已小康起来了。小康社会,不仅指的是物质,更指的是一种与物质相适应的精神状态。
       这种状态是闲适、安然和充满幸福感的,它不为物质所困,更不为身外之物焦灼,它是一种无论面对价高还是价低的东西,都能发现物质的本质,以及自己内心真正需要什么,并安然乐享由此带来的快意。而不是计较于它是否是名牌、价格贵不贵,是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常用的。他心里明白,不管是多高档或低级的床,只要能承载安然的睡眠,就是好床;他知道,无论多高级的车,不过只是代步工具;他知道,成功的标准,物质量化是有谱的,发自内心的富足感,才是真正的富足。而知道富足感本身,就是奢侈的。
       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追逐它,一部分人,是因为它确实太远太难,无法企及,而更多的人,却是因为即使处于令人羡慕的富足生活中,却不知富足为何物。因为他们心灵中没有这种 感 知 能力,它们永远无法安宁、快意并最终“小康”起来。——来自曾颖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