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破碎的知识---熵和熵定律之三

 

根据熵的定律,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在宇宙中或任何地方建立起任何秩序,都必须以周围环境里的更大混乱为代价。

 

 

在人类知识体系的建立过程,就是从自然界的现象里抽象出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庞杂的自然现象中,经过逻辑抽象或试验,按照一定的规则总结出相应的公理、定律。因此,有人说,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个从无序中发展出有序的过程,即反熵过程。如果将人类的知识体系看作一个封闭系统,那么,这话说得很对。但是,人类的活动不仅只包括知识体系。根据熵定律,在任何地方建立秩序,都会给周围的环境带去更多的混乱。在知识体系的层面也不例外。如果将镜头拉远,从整个人类的活动来看,那么,在知识体系中建立秩序的结果,就是给人类活动的其他方面带来更多的无序。那么,由于知识体系的有序化,而在外部产生的“更多的无序”,到底是什么呢?

 

 

1979年1,当《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担任美国哲学会会长时,哲学会大厅的一个演讲室就能容纳下全美国人文学科领域的所有科学家和他们的同事。今天,该学会会员“仅是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博士头衔的学者就达450000之多。”牛顿一生创立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在数学、化学、天文学、物理学领域均做出过贡献,其晚年还在哲学上花了不少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到目前为止,各个学科的结构及其分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学科内部的分支越加繁杂,知识的气球越来越大,以至于如今没有一个人有可能掌握一门学科中的大部分知识。许多科学家穷其一生,也只能在某一个学科的某一分支的某一个角落,辛苦地敲敲打打。

 

 

人们通过专业化的方式抗争知识的复杂化,即把知识分成多个领域,使我们投入关注力的领域越来越窄,以减少知识的复杂化、高熵化程度,其结果,便是不同领域的人之间交流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

 

 

物理学家费曼曾评述“陈述的每一个定律都是复杂、深奥的数学陈述。牛顿有关万有引力定律的陈述是相对简单的数学,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类数学陈述会变得越来越深奥,越来越困难。”知识的早期形成过程像宇宙一样:由最初集中、简单的低熵状态向漫射、复杂的高熵状态进化。

 

 

今天,当某一独特思想出现时,对我们不会再产生太大的影响,其影响已被不断涌现的其他思想冲淡。随着知识体系中的熵的增加,系统变得越来越嘈杂。在知识的所有领域,教授和研究员们正以疯狂的速度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据统计,数学家们每年公开发表的数学定理为20万条,而这些定理的大部分都被人忽视。

 

 

爱因斯坦承认,物理学上的具体发现没有任何哲学意义。换言之,物理学本身无法产生出让我们如何去生活的想法。我们用观念或通过观念来思考,而我们所谓的思考,一般而言,可以说是将一些早已有的观念应用在某一特定状况或某一组现实情况的过程。随着知识体系的繁杂、信息的爆炸,如果我们的心灵无法准备一套强有力的思想来面对世界,那么对于心灵而言,这个事就就会是一团混乱,一堆杂七杂八毫不相干的现象、一群毫无意义的时间。

 

 

面对知识与信息的无序与混乱,你准备好了吗?

posted on 2009-05-05 22:45 刘晓峰 阅读(75) 评论(0)  编辑  收藏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2009年5月>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导航

统计

常用链接

留言簿(1)

随笔档案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