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是记忆中的神交;
  深情是分离后的余情;
  深思是发黄纸上的落叶;
  深处是虚拟十七岁的忘形……
  如画的芳龄似永不知疲倦的美梦,美梦初遇似年华正茂的年轮。每段记忆都有属于个人的归属,每个角落都有心房温暖下的动容,毕竟年华已过,毕竟桑榆已老,回顾那段正当年,是迷失还是永驻?李大师的小说给了一番论述,大师喜爱的十七岁在于妙龄的现实,心灵的十七岁却永远在心中虚拟,即使曾经拥有过…
  为什么是十七岁?大可看做心里扭曲或是喜爱幼齿的变态,去解读本该美好的憧憬。17代表的很多,稚嫩、成熟、幻想、清纯、希望等等,还有对爱情的纯洁无暇,一段记忆总是凝固原本平常无奇的故事;一段恋曲总是在刻骨铭心和怨尤中相互辉映;一段过往也总是在起伏之间不断叩问……而十七岁像是初吻或是初识,那种一想之美是没有杂质的通透,吻可有无数次、相识而后无度,但十七岁只有一次,在脑海里十七岁只有一瞬之美…
  相聚是裸,相离是迷,迷而听它自去,是谓意在而情不迷,此为朦胧。何为爱,哪为情?苦苦的求索,哀怨的寻觅,最终无所获,情到深处最为浅,此种脱离了面包的乌托邦,只有心稍的一震才是最初的砰然。与子携手终其相伴一生,那是知己,是另一种包容;亡命追逐最终鱼死网破,那是狂癫,是另一种豪夺;好聚好散相得益彰,那是淡然,是另一种洒脱;念念不忘终究无所得,那是固执,是另一种自缢…爱是瞬息、爱是触动、爱是躁动、爱是纯粹…唯有十七岁才与之匹配,唯有不玷污的纯粹才是人所共事的永久,十七岁的现实代表年龄,十七岁的符号代表纯净…因为爱的少、爱的含蓄、爱得保留、爱得有距离、爱得有余情、爱的多情却似总无情……
  逃离电视脱口秀的李敖大师,终于回归本行著书立传,没有蒋介石,没有小马哥,既非蓝也无绿。再次以他的博学写下眼前的那部小说,是神交后的总结,是时过境迁的感喟,在浮华众生里有谁会在孤灯下摆脱尘杂的念想,读一本会引起共鸣,他人之笔描述自己的书呢?或许言过其辞的话只是一种夸耀,在外人看来以卖弄自己、夸耀自己的李敖,无非是故弄玄虚老王卖瓜的吹嘘他的“黄书”,看过的人大呼其露骨程度远没有宣传的那样神乎其神,记得上一本小说扉页赫然写道:清者阅之以为圣,浊者阅之以为淫…阖上书,俨然被内容中的言外之意困顿思索,外人看来,孤为淫还为圣?
  十七岁高中女生的脑部被植入芯片,使得她知识大增,但必须有人不断的开启她的智慧,这人是六十七岁的博学大师,他们之间发展出了最奇情的忘年之爱,有了最奇特的结局…展开灵性与哲学的追寻。离奇荒诞的情节,匪夷所思的内容,把上述遐思“十七岁”含义的思辨俨然回归到小说的真实,芯片、电脑、科技、网路这些潮流的东西在此应有之,虽避免不了掉书袋的不屑,但这也或许是抽离现实的真实,其真意在读此篇人的心中,千差万别。文中说:人类生命的繁衍,靠的是形而下的生殖系统,而人类文明的创造,靠的是形而上的人脑…而大量机械化、信息化的愈下,人的思索慢慢依赖于科技的烘托,凡可省之处均不吝遐思,所以造成当下的附庸风雅、心浮气躁、胸无点墨、妄自尊大的局面正在蔓延,形成特有的文化特征,与其自身浑然不知,引以为傲不是思想而是发明代步的工具,不得不说是愚笨咎由自取的自毁!
  要藏有谁藏
  要躲有谁躲
  躲躲藏藏他是谁
  是谁忘了我。
  年少时谁不都曾怀揣希望之翼隐没于大漠之中,现实的落差真实的摔落旧有残缺的梦,彷徨中、有所思、有所苦,沉醉不愿苏醒的旧梦,世故的李大师在隐隐深处投射出曾有的痛,但这种郁郁不得志恐只在脑海逗留不足半秒,随即化成向前扫去的荆棘,玩世不恭游戏人间,便成为一成不变的处世圆滑,不要轻易说出奸诈或奸猾,比起那些真正融入世故染缸的固守,这不乏在嬉笑无声间强有力的的反抗,无声嘶力竭怨尤,也无至死方休争执,一副乐天派却又暗藏玄机…不要用真实来证明他的完成或破碎,不论成真或成空,完成式是不值得推荐的,完成式是顶峰,你总要朝下走。世上认真之事几何?留恋之事几存?与其执着不如洒脱;与其执迷不如释然,游历在其中依旧故我是唯上策~!
  小说的情节似乎没有过多阐述,像作者的夸夸其谈一样涉及的都是支离破碎的闪念,一个个琐碎的离碎正好解构缠绕在其义中的隐含——十七岁的梦!长此以往蛰伏在沙漏中概念呼之欲出过去、现在、未来。经过的行列成为过去;将此刻化去成为过往;未来略过成为现实,此情此景到底是如何分析辩白?原来都是四维中的永驻,全凭心底的念想主宰着不同时段的音符,什么都是一瞬,一切都会化为泡影,只有记住的才是曾经有过的实在!伤势泯于心,太上忘情是无言的妄生这本离奇的小说恰似这篇无头绪的观感,都在深意中表达无言以对的苍凉…....
  深山是只有我到的青山
  深色是只有我爱的殷红
  深秋是被我惊醒的落叶
  深入是虚拟十七的裸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