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战争已经进行到了第十个年头,此间的你死我活被荷马略去,直接从阿基琉斯的忿怒讲起。《伊利亚特》开宗明义地交代了第十年战争的世俗起因和诸神方面的起因:
  
  
  
  
  女神啊,请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
  
  致命的忿怒,那一怒给阿开奥斯人带来
  
  无数的苦难,把战士的许多健壮英魂
  
  送往冥府,使他们的尸体成为野狗
  
  和各种飞禽的肉食,从阿特柔斯之子、
  
  阿伽门农同神样的阿基琉斯最初在争吵中
  
  分离时开始吧,就这样实现了宙斯的意愿。
  
  是哪位天神使他们两人争吵起来?
  
  是勒托和宙斯的儿子,他对国王生气,
  
  使军中发生凶恶的瘟疫,将士死亡,
  
  只因为阿伽门农侮辱了他的祭司克律塞斯
  
  …… 【1】
  
  
  
  
  在世俗原因方面,史诗以“忿怒”开篇,并且《伊利亚特》全书始终围绕着阿基琉斯忿怒的起因、后果和消解而展开,史诗的“忿怒”主题发人深思。众所周知,《伊利亚特》中的英雄德性是崇尚武力、视死如归,称之为柏拉图所说的“爱好荣誉的”(《理想国》卷八)应该不谬。这种英雄伦理在阿基琉斯等人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因为阿伽门农夺取了阿基琉斯心爱的女奴,阿基琉斯一怒之下宣布罢战,他的缺席直接导致了阿开奥斯军队的溃败。直到阿基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代其出征而战死沙场,阿基琉斯才愤而披挂上阵,大败敌军而还。英雄人物的骄蛮一至于此。但我们无法忽略的是,史诗中从来都是英雄气短,他们所看重的是比生命要珍贵的多的“荣誉”。所以大埃阿斯(Ajax)在与奥德修斯争夺象征第一勇士的阿基琉斯之盾失败后,愤而自刎,【2】 读来也不足为怪了。荣誉受损,虽流血漂橹亦在所不惜。这在《伊利亚特》卷六中,特洛伊方面领军人物赫克托尔出征前与其妻的一段对话中体现的十分明显:
  
  
  
  
  ……我羞于见
  
  特洛伊人和那些穿拖地长袍的妇女,
  
  要是我像个胆怯的人逃避战争。
  
  我的心也不容我逃避,我一向习惯于
  
  勇敢杀敌,同特洛伊人并肩打头阵,
  
  为父亲和我自己赢得莫大的荣誉。
  
  可是我的心和灵魂也清清楚楚地知道,
  
  有朝一日,这神圣的特洛伊和普里阿摩斯,
  
  还有普里阿摩斯的挥舞长矛的人民
  
  将要灭亡,特洛伊人日后将会遭受苦难,
  
  还有赫卡柏,普里阿摩斯王,我的弟兄,
  
  那许多英勇的战士将在敌人手下
  
  倒在尘埃里,……
  
  但愿我在听见你被俘呼救的声音以前,
  
  早已被人杀死,葬身于一堆黄土。【3】
  
  
  
  
  史诗人物因其“忿怒”而赢得了“高贵”的品性,而由此透显出的“崇高”与“正义”之间的关系却显得扑朔迷离。在从荷马-赫西俄德到柏拉图的谱系中,我们得到了以下看法:
  
  
  “忿怒”
  
  是史诗的崇高主题 【4】,也是赫西俄德笔下正义女神的品性【5】 。英雄因其忿怒和勇敢而得到千百年的传颂。想想温泉关战役中那个侥幸逃脱的斯巴达士兵,终究无法忍受城邦人民的白眼,以死明志【6】 ,可知希腊社会中英雄伦理的分量。
  
  
  
  
  而到了柏拉图那里,“忿怒”的地位变得模糊起来。柏拉图将其归入人类灵魂中的“激情”(thumos)部分,它非但失去了其崇高的地位,反而须变成“理性”的助手才能保证灵魂的和谐和正义 【7】。否则就会和“爱欲”(Eros)纠缠不清,而爱欲据说和僭主是分不开的,比如《会饮篇》里的那位亚西比德(Alcibiades)。
  
  
  
  
  由此可见,从荷马到柏拉图,德性的主题已经从“崇高”转换成了“正义”。
  
  在战争的神性起因方面,因为阿伽门农侮辱了阿波罗的祭司克律塞斯 【8】,阿波罗一怒之下连续九天箭射希腊联军,造成瘟疫与死亡【9】 。阿伽门农被逼无奈,只好把祭司的女儿还回去,并献上百牲祭,求天神息怒。阿伽门农转而夺取阿基琉斯的女奴——美颊的布里塞伊斯寻求补偿,导致了阿基琉斯的惊天一怒。阿基琉斯为了一己之私,央其母忒提斯——宙斯的宠姬——请求宙斯帮助特洛伊人,降祸于希腊联军,以显示阿伽门农的愚蠢和无能,化解自己的委屈【10】 。宙斯答应了忒提斯的请求,托梦给阿伽门农,诈称胜利在望,即刻便能攻下特洛伊。于是阿伽门农厉兵秣马,整饬军队,召集阿开奥斯人投入战斗,雅典娜也出现在军中为他们鼓劲 【11】。按照约定,希腊方面派出海伦的前夫墨涅拉奥斯,和特洛伊方面抢夺海伦的帕里斯王子决斗,赢得决斗的一方将赢得海伦和财产。【12】 双方献祭并起誓后,决斗开始,不出两个回合,“诱惑者、好色狂”(赫克托尔语)帕里斯便被墨涅拉奥斯擒住。正在墨涅拉奥斯要刺死帕里斯的紧要关头,女神阿佛罗狄忒出现并拯救了帕里斯,将他从喋血的战场带到了海伦的卧榻上。这边的墨涅拉奥斯突然失去目标,以为自己胜出,阿伽门农也作如是观。此刻宙斯又适时介入,派雅典娜幻化成特洛伊方的一名矛兵,蛊惑射手潘达罗斯放冷箭射中墨涅拉奥斯,破坏了誓言,“盟誓、羊血、纯酒的祭奠和我们信赖的双方的握手都没有应有的效果”【13】 ,战端由此全面爆发。
  
  
  
  
  从这段简要的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战争的肇端、转折、决斗和扩大中,分别是奥林波斯诸神中的阿波罗、忒提斯、宙斯、阿佛罗狄忒和雅典娜在暗中推波助澜。真正的红颜祸水——海伦,却被搁置不论。事实上,从斯巴达宫廷上海伦初遇帕里斯时的欲拒还迎,到与帕里斯私奔克拉纳岛时的奋不顾身【14】 ,再到两军对垒时她的首鼠两端,在在显示出这位美人的水性杨花、轻佻与不负责任。奇怪的是,特洛伊方面对这位给他们招致了弥天大祸的绝代佳人毫无怨言。海伦的美可能是一个原因,正如那段著名的史诗所暗示的——当海伦来到望楼上时,特洛伊众长老目瞪口呆:“特洛伊人和胫甲精美的阿开奥斯人为这样一个妇人长期遭受苦难,无可抱怨”【15】 。在如此绝色面前,所有的生灵涂炭,血染疆场,都可以轻轻地一笔勾销了。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老国王安慰海伦时的一句无心之言:
  
  
  
  
  “……在我看来,你没有过错,
  
  只应归咎于神,是他们给我引起
  
  阿开奥斯人来打这场可泣的战争。”【16】
  
  
  
  
  返观这些英雄人物关键时刻的抉择,如阿基琉斯在杀或不杀阿伽门农时的思想斗争【17】 ,潘达罗斯暗箭射伤墨涅拉奥斯导致战端无可挽回地爆发【18】 ,诸如此类,都是众神在背后操控。相形之下,人不过是一只提线木偶罢了。这里的奥林波斯众神绝不仅仅只是柏拉图所说“善的原因”了,而是一切人间事物的起因。
  
  
  
  
  让我们稍稍溢出荷马的叙事,简单交待一下战争的远因——“金苹果”之争。
  
  帕里斯是普里阿摩斯与赫卡柏之子,在他出生时,其母赫卡柏做了一个预兆了特洛伊遭火焚的梦,释梦人说帕里斯以后会毁掉这个城邦,于是普里阿摩斯夫妇命仆人把他抛弃到伊达山上去。一只母熊救了帕里斯,后来被接到仆人处秘密抚养长大。帕里斯长成以后偶然参加普里阿摩斯的竞技会并拔得头筹,最终父子相认,帕里斯最终赢得了王子之位。【19】 金苹果之争就发生在帕里斯重返王宫之前。
  
  
  
  
  不合女神厄里斯因为没有被邀请参加阿基琉斯父母的婚礼,便抛下一个金苹果作为美的奖赏,给赫拉、雅典娜和阿佛罗狄忒三位女神争夺。宙斯别有用心地让帕里斯裁判金苹果的归属。面对阿佛罗狄忒开出的与海伦成婚的许诺,帕里斯怦然心动,全然不顾赫拉许诺的王国和雅典娜许诺的战场得胜,将金苹果判给了阿佛罗狄忒。【20】 从此与两位落选女神结下仇怨,导致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将赫拉和雅典娜推向对立面,成为阿开奥斯方面获胜的重要原因。而奥林波斯众神在此次战争中也因各自的前尘旧怨分作两派,分别支持阿开奥斯方面与特洛伊方面。【21】
  
  
  
  
  奥林波斯诸神的贪婪、爱慕虚荣、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等诸种德性通过这场战争表现得淋漓尽致。神为何不遗余力地以促进人间的杀戮为己任呢?一种解释是,诸神背后还有一种更为强大和不可知的“命运”在运行,这种力量是连宙斯都无法逆转的。或者说,这种命运的力量就是众神之父宙斯自己的意志,这唯一绝对的力量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统治着他,宙斯必须赞同他自己的意志,而他自己的意志决不等同于他个人的偏好。宙斯深藏的意志意味着一切都按照命运女神的安排而发生。作为所有神中最强大者,宙斯的意志与命运不可抗拒的力量是一致的。于是希腊人便淹没在命运的绝对必然性中。“一切都从外面降临于人,包括他们的情感与激情、美德与罪恶。这就是希腊宗教的世界。一切都由于那不朽存在的好恶而降临于人。这就是希腊的神。”【22】
  
  
  
  
  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奥林波斯以宙斯为万神之王的群体本身就是一个僭主政体。赫西俄德在《神谱》里清楚地勾画了宙斯联合波塞冬与哈得斯推翻克罗诺斯统治的过程,而克罗诺斯本身亦是个僭主。宙斯夺得政权后,极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唯恐人类造反。【23】 所以在普罗米修斯盗火到人间之后宙斯厚责于他,并派出潘多拉给人间带来灾难,只留下“希望”在盒中。【24】 特洛伊战争是否也是诸神为了削弱人类而刻意为之?我们姑存此想。
  
  
  
  ————
  
  注释:
  
  【1】荷马:《伊利亚特》,1.1-11。
  
  【2】参见[德]施瓦布:《希腊神话故事》,刘超之、艾英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第401-407页。
  
  【3】荷马:《伊利亚特》,6.441-465。
  
  【4】贺拉斯:《诗艺》,第120行。
  
  【5】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第254-261行。赫西俄德的这段叙述是在教导其弟佩耳塞斯遵守正义的背景下做出的,他说:“永生神灵就在人类中间,且时刻注意那些不考虑诸神的愤怒而以欺骗的判决压迫别人的人们。须知,宽广的大地上宙斯有三万个神灵。这些凡人的守护神,他们身披云雾漫游在整个大地上,监视着人间的审判和邪恶行为。其中有正义女神——宙斯的女儿,她和奥林波斯诸神一起受到人们的敬畏。”中译见[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8-9页。
  
  【6】希罗多德《历史》,卷七,第229-231节。
  
  【7】荷马《理想国》,439E以下。
  
  【8】从维柯的角度看,发生在阿伽门农和克律塞斯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当时王权与祭司权之争,详见下文。
  
  【9】荷马:《伊利亚特》,1.43-52。
  
  【10】荷马:《伊利亚特》,1.407-412。
  
  【11】 荷马:《伊利亚特》,1.446-452。
  
  【12】双方盟誓如下:
  
  宙斯、伊达山的统治者、最光荣最伟大的主宰啊,
  
  眼观万物、耳听万事的赫利奥斯啊,
  
  大地啊,在下界向伪誓的死者报复的神啊,
  
  请你们作证,监视这些可信赖的誓言。
  
  如果阿勒珊德罗斯杀死墨涅拉奥斯,
  
  就让他占有海伦和她的全部财产,
  
  我们则坐上渡海的船舶离开这里;
  
  如果金色头发的墨涅拉奥斯杀死
  
  阿勒珊德罗斯,就让特洛伊人归还
  
  海伦和她的全部财产,向阿尔戈斯人
  
  付出值得后人记忆的可观赔偿。
  
  但是如果阿勒珊德罗斯倒在地上,
  
  普里阿摩斯和他的儿子们不愿赔偿,
  
  我就要为了获得赔款而继续战斗,
  
  待在这里,直到我看见战争的终点。
  
  ……
  
  两军之一要是谁首先破坏盟誓,
  
  愿他们和他们的全体孩子的脑浆
  
  如同这些酒流在地上,妻子受奴役。(《伊利亚特》,3.277-301)
  
  维柯用这个例子来证明上古时代“神明裁判”的存在。维柯认为,古代各民族的战争一定是从受委曲的两方个人的私斗开始的。这也是正义得以实现的方式之一。因为这种凭武力的裁判中,权利是凭胜败的运气来衡量的,这是一种天意安排,其目的是在各野蛮民族之中人们还不大会运用理性、不理解什么是权利的情况下,为着避免战祸的绵延,神的保佑与否会使人们的对正义与非正义庶可得到某种观念。这便是战争的“外在的正义”。参[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516-517页。
  
  【13】荷马:《伊利亚特》,4.158。
  
  【14】参见[德]施瓦布:《希腊神话故事》,刘超之、艾英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第246页。
  
  【15】荷马:《伊利亚特》,3.156。
  
  【16】《伊利亚特》,3.165。值得注意的是普通人和海伦自己的看法。前者如牧猪奴欧迈奥斯对海伦的怨恨:“但愿海伦一家遭不幸,彻底毁灭,她使许多英雄丧失了性命”(《奥德赛》,14.68-69);而海伦自己也深有悔意:“这都是因为我无耻,阿勒珊德罗斯糊涂”(《伊利亚特》,6.356)。
  
  【17】荷马:《伊利亚特》,1.189。
  
  【18】荷马:《伊利亚特》,4.125。
  
  【19】 类似的例子在西方神话传说中比比皆是,如忒修斯、罗慕洛、居鲁士、摩西、俄底甫斯等神话(传说)人物,分别参见《希腊罗马名人传》、《旧约•出埃及记》、《俄底甫斯王》等书。弗洛伊德曾总结过神话故事中的这种范式:故事主人公的父母都身居高位,通常是国王和王后;他还在母腹中时就经受磨难,如母亲难产或神谕、梦境暗示将要降生的儿子有可能带来以后的危险;父亲下令杀死或抛弃这个婴儿;婴儿被野兽或穷人救起,由母兽或出身卑贱的女人抚养;他长大成人后经历了许多奇异的历险,找到了出身高贵的父母,向父亲施行了毁灭性的报复并赢得巨大声誉。见弗洛伊德:《摩西与一神教》,李展开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5页。至于这个范式里包涵了怎样的自我颠覆结构和早期的父权社会痕迹,此处不作分析。
  
  【20】参见[古希腊]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周作人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52页。
  
  【21】加入希腊方面的有赫拉、雅典娜、波塞冬、赫尔墨斯、赫淮斯托斯等神,加入特洛伊方面的有阿瑞斯、阿佛罗狄忒、福波斯、阿尔特弥斯、勒托、克珊托斯等神。见《伊利亚特》20.31-40。
  
  【22】W.Jeager, Paedeia, The Ideals of Greek Culture, translated by G. Highet, Ⅲ, p.13, Oxford, B.Blackwell,1939。
  
  【23】类似神阻挠人类造反的故事还可参见《会饮篇》中阿里斯托芬讲述的“圆形人”造反的故事和《旧约•创世记》中的巴别塔传说。
  
  【24】[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第90-95行;《神谱》567-610行,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页,第43-45页。赫西俄德此处的“希望”教诲显得隐晦难明。按文意,潘多拉瓶子里所装“礼物”是诸神为了惩罚因普罗米修斯盗火而受益的人类所特意准备的“灾难”,“希望”的苦难本质应属无疑,但“希望”最终并没有被释放出来,是否暗示此世是个没有希望的人间?法国学者卡里埃尔认为,希望在通常意义上都是对于幸福的等待;而留在不幸之瓶中的神化了的希望,由于诗人拿它和散播人间的不幸作对比,可被看成是一种善。参见[法]卡里埃尔:《普罗米修斯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以及城邦-国家的出现》,载[法]居代•德拉孔波等编《赫西俄德:神话之艺》,吴雅凌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对潘多拉神话的解释,可参见英国学者泽特兰《女人的起源与最初的女人:赫西俄德的潘多拉》,中译见居代•德拉孔波等编《赫西俄德:神话之艺》,吴雅凌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135页。
  
  
  
  ————
  
  撰写 白龙
  
  作者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现供职于《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