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  ::  ::  :: 管理 ::



        去年某一天凌晨4点,在网上看完《山楂树之恋》的最后一章时,不禁泪流满面。周围的朋友不解,觉得我好夸张,一个大男生看爱情小说到如此境地。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源于05年,妈妈给我讲过的一个关于她的故事,所以看《山》的时候,有许多感同身受的地方。当时建议妈妈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连很厚一摞稿笺纸都买好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妈妈一直未能动笔。我也试图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写了几千字后,又都删了。因为我只有整个故事的大致经过,不知道具体细节,也没有妈妈的日记、书信,最重要的是这是属于妈妈的故事,所以还是只有等妈妈来写了。在这里,我只对情节做一个简单的叙述,一是回味一下父母那个年代苦涩的往事,二是反驳认为《山》是编造的人类。

妈妈的性格和静秋很类似,C叔叔和老三很类似。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是在Z农场相识相爱的。后来先是C叔叔的妈妈不同意(C叔叔的父亲是Z市的市委书记,母亲也是干部;而妈妈的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靠在父亲的单位打零工补贴家用),接着恢复高考后C叔叔到了W大读中文系,随后妈妈父亲的单位招工,妈妈到了地质E大队。等一切都安定下来的时候,妈妈托人给C叔叔带去了几本稿笺纸,之后便没有音讯了。妈妈想肯定是C叔叔变心不喜欢妈妈了,于是痛定思痛决定放弃这一段感情。

妈妈到了地质E大队后,又被分到了212野外队(就是搞地质工作,找石油的)。1年后,妈妈认识了爸爸。爸爸是考上了空军,都打理好行囊要去部队了,但是突然来了一指红头文件(因为我奶奶的成分不好),取消了爸爸入伍资格。接着爸爸在家里呆了一年,这一年里爷爷就叫爸爸天天练字(所以爸爸的字写的很好)。一年后,爷爷问爸爸是要读书,当兵还是工作?(那个时候爷爷已经转业到石油地质部门,当时石油和地质还没有分家)爸爸说想要工作,于是也到了212队。

爸爸具体是怎么俘获妈妈芳心的我就不知道了。只是听妈妈说过,在212队的时候,爸爸很抢手,一是爸爸很像维族人,眼睛很凹鼻子很挺;二是爸爸有台照相机,经常给别人拍了照片,然后可以自己冲洗出来;三是爸爸有肥皂,很多女孩子抢着帮爸爸洗衣服。后来爸爸却偏偏喜欢上了相貌平平的妈妈,妈妈问爸爸喜欢自己什么,爸爸说喜欢妈妈的善良。听妈妈说,就是在他们正式谈恋爱的时候,还有女孩子约爸爸到小树林见面,然后向爸爸表白,抱住爸爸不松手。

爸爸和妈妈结婚之后,就都没有跑野外了。爸爸妈妈都开始准备自学考试,爸爸学了机械,妈妈学了会计。后来就有了我,爸爸妈妈带我的时间比较少,因为忙呗,又要读书又要工作,都是爷爷奶奶、我叔和小阿姨带的我。

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的关系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具体原因也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楚,当然更不是谁有了外遇这么俗气的套路,这里就略过了。之后,爸爸妈妈的事业上都达到了顶峰,感情也降至了冰点。快到跨千禧年的时候,爸爸妈妈事业上开始急剧下坡,当时都从一二把手变成了普通工人,似乎又回到了当年野外队的时代。国企改革继续深入,爸爸妈妈的工作调动得很频繁,他们便彻底分开了。一直到现在,我也持续着这种状态,和爸爸呆一段时间,和妈妈呆一段时间。

高考那一年,我和妈妈在一起,日子波澜不惊的过着。L阿姨和妈妈是好朋友(妈妈貌似一直想让L阿姨的女儿做他儿媳妇),也在212队呆过。Y阿姨(她离开212的时候,妈妈还没有去)无意联系上了L阿姨,然后知道了妈妈的情况。Y阿姨和C叔叔一直有联系,把妈妈的情况告诉了C叔叔。于是,C叔叔联系上了妈妈。L和Y阿姨搞了一次聚会,把当年在212的一帮要好的朋友召集到了一起。C叔叔和妈妈再次见面了,但是这一别,已经20多年了。

席间,妈妈问C叔叔,“当年你收到带给你的稿笺纸了吗?C叔叔说:“收到了。”妈妈问:“那你怎么不来找我?”C叔叔很吃惊的看着妈妈说:“我收到稿笺纸后,就来老8栋(妈妈以前和外公、我舅舅一起住过的地方)找你了。当时你不在,我对你父亲和哥哥说明来意后,他们告诉我,说你不愿意见我,让我走……”妈妈这个时候哭了,因为外公和我舅舅从来没有告诉过她,C叔叔来找过她。

妈妈讲述的故事,大致就是这样的。所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看艾米的另外几本书,《十年忽悠》《至死不渝》《致命的温柔》。试图通过艾米的文字去体会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以及妈妈当年有过的心路历程。对于C叔叔和爸爸对妈妈的感情,以及妈妈对他们二人的感情,我都不加以主观感受。因为这都是往事了,再说如果当年妈妈和C叔叔在一起也未必就会真正的幸福,而妈妈和爸爸在一起也未必就是不幸。他们只不过是在这滚滚历史洪流中的力争上游的小人物罢了,他们或曾有过的短暂幸福,或曾有过的无尽悲伤,都在今日的丝丝苦涩中无可奈何。

几天前妈妈飞到了CK市,因为那里有一项新的工作等着她去做。和妈妈拌嘴的时候,我时常觉得她老了。然而却是我错了。妈妈还是当年在Z农场的那个姑娘,家里穷买不起手表,半夜的醒来总以为天亮了,就会起床挑粪去浇她种的南瓜。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后记  关于妈妈

在《听》中,对于妈妈的描述只提到了和静秋相似。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静秋终归是静秋,妈妈也终归是妈妈。所以,找了两篇妈妈在15年前写的文章,对故事中的妈妈做一个解读。

()

妈妈写了这篇文章后不久,便得知曾指导已是癌症晚期。于是,请了一个月的长假,去C市照顾曾指导。化疗期间,静脉注射后妈妈就会和小广(曾指导的儿子)轮流压伤口,一压就是好几个小时。夜里,小广太累睡沉了,曾指导示意妈妈叫醒小广。妈妈知道曾指导想小解了,便说,“让小广多睡一会吧,没事的,你把我当你的女儿好了。”中秋节,妈妈买了C市能买到的最好的云腿月饼,把包装拆掉,然后用散装月饼的油纸包上拿到病房,再切成小块,喂给曾指导吃。曾指导问:“这月饼多少钱?”,妈妈说:“5元两个。”曾指导哽咽了,红着眼睛对妈妈说:“这是他一辈子吃过的最好的月饼。”一个月后,妈妈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离开了。随后医院停药,谢姨和曾指导回老家后不久,曾指导就去世了。

 

PS. 曾指导的真实病情是妈妈告诉他的。妈妈也时常给我灌输,她得了什么绝症之类的,一定要告诉她。05年的时候,有一本很火的《西藏生死之书》,在第十一章《对临终关怀者的叮咛》中,对妈妈所持的这个观点有全面的论述,这里我就略过了。

 

 

 

(二)

外公走得很早,我对他的记忆甚是模糊。时常听到妈妈感叹:“父亲苦了一辈子,当我条件好一些,该让他想想福的时候,他却走了。”对于外公,起初我还很是埋怨,为什么不告诉妈妈C叔叔来找过她。时至今日细细想来,在那个年代里,外公的这个善意谎言却是格外睿智。

由于日记涉及隐私不便公开,所以只能找妈妈两篇party报刊上的文章。读起来或许可笑,但确实是那个年代的斑斑缩影。

收到妈妈的短信,“儿子,我觉得你离我越来越远了”。

回复,“妈,我没有走远。我们仍然可以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明了彼此心意”。


posted on 2009-03-22 16:44 nathan_chang 阅读(88) 评论(0)  编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