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龙有悔

博客名:亢龙有悔 英文名:Sirius QQ:36533222

博客生活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聚合 管理
  402 Posts :: 141 Stories :: 716 Comments :: 0 Trackbacks
缺乏发展战略
  对于中国应用软件发展不畅的现状,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软件既是舶来品就应该学习他国的发展模式。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软件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美国模式,从核心技术到应用,再到产业化;
  印度和爱尔兰模式,这种模式的国家一般本国市场规模较小,需求低迷,而自身又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因此走上软件外包的发展道路;
  日本模式,采用硬件带动软件,强调满足应用需求,软件往往是帮助硬件实现
部分功能的配角。
  由于在核心技术等方面落后太多,短期内很难模仿美国模式。中国是一个大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因此也不能走印度那种依靠外包的发展道路。日本往往是几个大公司主宰一个产业,通过这些大公司的研发带动软件的发展,而中国的硬件产业相当分散,没有这样的大公司,日本模式也行不通。
  目前看来,中国软件不是缺乏学习的样板,而是美日印等国的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都不适合我们。中国软件产业必须开创一条以应用为特色的混合发展模式。
——《软件世界》2005年第7期特别报道

 专题架构
【生死篇
中国应用软件生存调查

缺乏发展战略

【道路篇
摆脱窘境 生存有道

生死篇:中国应用软件生存调查  
应用软件的生存问题逼迫我们寻找属于中国软件自身的发展模式。
  我们所熟悉的软件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粗略地分成四个层次:最贴近电脑硬件的是一些小巧的软件,它们实现一些最基本的功能,通常"固化"在只读存储器芯片中,因此称为固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编译器软件等,它们一起提供一个"平台",它们管理和优化电脑硬件资源的使用。中间件、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等软件在应用软件和平台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应用软件也就是我们通常直接使用的软件,它的种类最多,涉及的范围最广,包括办公软件、电子商务软件、通信软件、行业软件,游戏软件等。
  由于与具体业务以及使用者结合得最紧密,形式多样,应用灵活,应用软件在我国软件产业占据着大半江山,相比硬件和系统件较少国外垄断,可以更好地发挥我国软件业的优势。
  随着软件逐渐成为中国信息产业中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产业,以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电子政务为代表的应用软件领域,已经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超过软件产业的平均增速……<全文>

办公软件:尴尬生存
  在大众软件市场,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金山依靠DOS版WPS在中国横扫千军的时候,也就注定了它在未来的失败。随着Windows成为主流操作系统,与其关系甚密的中文版Office也同时席卷了国内市场。由于Office已经成为事实标准,盗版的大量出现也使得金山的WPS没有任何价格优势,剩下的工作就是"赔本赚吆喝"。由于缺乏对平台标准的控制,没有一家国产办公软件能够在Windows平台上与Office抗衡,政府采购则成为救命稻草。
  目前,国产办公软件厂商的研发资金只有微软的1%,而软件已经能够实现微软 Office的许多功能;在产品性能上微软已经不再占有压倒性的技术优势,但由于盗版和使用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国内的一些企业为避免软件被盗版而转向受影响比较小的专用软件生产……<全文>

杀毒软件:还有几分优势?
  提起杀毒软件,最先想到的是瑞星、江民、金山几个国产品牌的名字。杀毒软件是民族软件业值得骄傲的几个领域之一,在个人杀毒市场上,国产杀毒产品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90%。
  事实上,单从单机版市场看,国内杀毒软件的确独领风骚,占尽风光,尤以瑞星、江民、金山三大巨头,一直牢牢占据着80%的份额,如果再加上国内其它杀毒厂家所占据的大约10%,国外厂商在单机版杀毒软件的国内市场简直就没有立足之地。
  中国企业级安全防护软件的大部分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被国外厂商占领的,国内软件厂商普遍对这一领域重视不足。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企业面临的主要是技术问题
……<全文>
协同软件:如何“快半拍”
  国产协同软件解决了长期困扰国产软件厂商的两大难题:第一,受盗版的冲击较小;第二,协同软件在国外也刚刚起步,因此可以和国外厂商齐头并争。由北京点击科技公司推出的国内第一个商业化的协同软件产品--竞开协同之星(GK-Star)正式推出,标志着中国协同软件的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
  但与国际产业巨头微软、IBM、甲骨文相比,中国软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中国协同软件市场面临着强大的挑战。只要国内厂家能够站在中国用户的角度:针对市场快速变化,总比国外协同软件厂商"快半拍",他们就有机会胜出……<全文>

管理软件:风光不再
   十年前中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巨大需求和政府的几条保护条款造就了中国独特的财务软件市场和用友、金蝶两家中国最有名的软件产品公司。到了今天,这样的市场和机遇已经一去不返。
  2004年中国企业应用软件市场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市场规模达7.67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14.3%。与这种高速成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管理软件在去年集体陷入了利润下滑的泥潭。尽管管理软件的领导厂商用友、金蝶2004年营收分别达到7.2亿及4.4亿,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然而却没有一家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超过30%,而连年净利润的下滑使管理软件厂商们陷入严重的利润危机之中。
  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软件业目前的利润下滑只是对过去市场“虚热”的必然结果,整个行业正在向应有的常态回归
……<全文>

不做软件好多年
  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统计,到今年6月,我国共有接近11000家软件企业,有25000多个软件产品。
  软件企业的年淘汰率在15%左右。也就是说,尽管有着相当多的新软件企业诞生,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软件企业被淘汰—或者转型、或者重组,或者倒闭。总之,不再做软件。
  不做软件的路还有很多条,但是不做软件的原因却不外乎有限的几条:缺乏资金、没有人才、产品失败、管理失败。
  “我们已经有这样的教训”中科院院士倪光南认为,“作为软件公司就要专注做软件和服务,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全文>

道路篇:摆脱窘境 生存有道  
  三星是国际芯片业的后起之秀,但它不是靠紧盯英特尔才成功的,而是扬长避短,抓住数码产品兴起的热潮,实现了后发超越。那么,中国的软件企业为什么一定要瞄准微软、SAP等"死磕"呢?应用软件们是不是可以换个方向突围?
  事实上,在过去的20多年中,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发达软件应用的代表,一直是中国学习的楷模。中国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美国模式'的努力复制。这种"复制"的结果就是诞生很快,死得也快。
  在IT业,永远不缺的是想法,市场也总有层出不穷的需求涌现。对于创业者或市场新入者来说,只要拥有合适的技术和团队,找到合适的产品定位,就能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但中国应用软件需要的是将自身打造得更为强大的百年大计,解开这个"结"的关键就在于寻找到符合中国软件自身发展的模式……<全文>

产品化生存
软件的产品化能力却是考验软件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而"缺乏成熟产品"恰恰是中国软件企业的集体短板……
  "天才"开发出一项产品,然后凭借这项产品一招鲜吃遍天,最终公司或是上市或是出售……
  这种美国式的天才梦不知鼓舞了多少中国的软件企业,然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软件企业在商业环境以及核心技术的缺失,注定了走产品生存道路是一个非常艰苦的选择。"软件产品不好做。一年到头,卖不几套,售后维护更是让人焦头烂额,尾款基本上拿不到。"
  在中国,一个成功的软件企业通常要经历作坊型企业、中小企业、规模化企业、公众企业(上市公司)四个阶段……<全文>

背靠Linux好乘凉
  对中国的应用软件特别是通用软件来说,Linux是机遇也是挑战。
  尽管目前的市场规模还不是很大,但Linux毕竟在中国得到了政府、教育部门及私营企业的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Linux在中国市场的普及。赛迪顾问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Linux软件市场的销售规模达到9644.40万元人民币,比2003年增长了44.8%。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应用软件企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以联盟合作的方式茁壮成长?
  在Linux领域,所有的厂商都几乎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对是立志于做成全球巨头的中国软件公司来说一个好消息。从1999年开始,中国政府将把对Linux的支持逐步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法规中去,为Linux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正是像红旗这样的中国小型软件厂商的机遇所在……<全文>

专注外包
  "中讯成立时虽然确定围绕软件来做,但并没有想到要做软件外包"中讯集团董事长王志强回忆说。
  1995年,正是财务软件炙手可热之时,中讯也顺理成章地开始尝试做集团财务软件。由于软件是采取验收付款制,而项目验收周期长,公司就不得不搭上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很快,王志强就发现,事实上,签得单子越多,公司垫付的款项就越多,这使公司的现金压力越来越大。而在验收时,如果出现一两个属于正常范围的BUG,要想收回欠款,也是难上加难。
  当看清了外包这块肥肉之后,他们毅然做出了放弃原来业务的决定。为此,中讯损失了国内数百万元已经开始执行的合同收入……<全文>

扎根行业
  金融、电信、制造业、能源电力、电子政务……中国的特殊国情形成了让软件提供商们合不拢嘴的行业信息化巨大市场-电信规模全球第一;政府机构最庞大;全球制造业正在大规模向中国转移;行业改革对管理需求的急速升温……
  20多年来,中国的行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管理发展的过程,也拥有一批专注于行业信息化的提供商:亚信在电信、浪潮在烟草、神州数码在税务、南北在外贸都是该行业信息化的中坚力量。
  如果说,前20年的行业信息化是实现从无到有、着重对行业和企业的覆盖、硬件产品大行其道的话,那么未来几年内的目标将是提升软硬件的应用效果,使信息化真正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发动机……<全文>

倒向互联网
  中国软件企业在挺过盗版寒冬之后,将再次面临互联网的重新抉择。
  据IDC统计,到2007年中国软件市场的整体市值将达到50亿美元,国内盗版软件率仍然高达92%。盗版已给软件业造成累计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纵观国内商业软件20年来的销售模式,一直以卖产品为主要竞争方式,而随着微软在MSN上通行证"用户身份"验证机制服务的推出,标志着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为主导,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商业模式再次成为软件企业争夺、圈地的焦点。目前国内软件企业最大的威胁是盗版,但同时也将面对互联网重生的机会。
  毋庸置疑,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机会主要在应用软件、内容提供和电子商务等方面,市场主要在应用软件和平台服务方面……<全文>

营造国产软件生存环境
  倪光南院士认为,软件企业的成功需要很多主客观条件,而且不同的领域其情况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应用软件领域,本国软件企业可以发挥他们熟悉中国用户需求、支持服务较好、成本较低的优势。同时,每个企业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从2000年的18号文件到2002年的47号文件,这些政策的出台改善了软件企业的生存环境,《政府采购法》的实施更增加了市场推动力,这些是积极的方面。但也有不利的方面,这就是随着我国市场与国际的接轨,竞争加剧了,在很多情况下,中国软件企业是和跨国公司竞争,况且在某些软体领域还存在着垄断,使本国软件企业很难进入市场。
  我国每年在信息化方面的财政投入有数百亿元,按照47号文件的规定,其中30%应采购软件和服务。所以,如果这一投入能用于支持本国软件和服务,将使包括基础软件在内的本国软件业迅速发展起来,这正是发达国家软件业曾经走过的道路,我们不过是在向它们学习罢了。中国应用软件必须在现有条件下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好好地活着。
软件产业大事记
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18号文件。
2000年10月,信息产业部发布《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2001~2003年,教育部和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下发文件,先后成立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6月,北京、上海等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成立。
2002年7月,国务院发布《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简称47号文件。
2003年1月,《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
2004年1月,上海、大连、深圳、天津和西安5个软件出口基地正式挂牌。
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
posted on 2005-08-03 11:33 亢龙有悔 阅读(90)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电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