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我愛著孤獨,以為自己不會迷路,以為自己跟自己,再不用誰照顧! 時間是個無賴 讓我太遲 讓你太快
五蕴书院  2017-07-19
1、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们今天初看心经,会觉得特别晦涩难懂,但是不怪你,因为第一它本身是从艰深古奥的梵文翻译来的古话,而且本身也是古话,第二呢这个字面逻辑完全不是中文的逻辑,他是古印度梵语的逻辑,所以你光看字面上的意思确实很难能够读懂心经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般若波罗蜜多就光说这几个字,波若的意思是无上的大智慧,波罗密多的意思是渡,也就是通过波若这个大智慧渡到彼岸去的这条路、这个方法,佛陀就是在不断的参悟波若大智慧到很深的状态的时候,突然觉悟,然后把这一系列的觉悟告诉别人,你会发现心经就讲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告诉你世界是什么样?第二个意思就是人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看到深处在其中的我们。
我们对彼岸当然可以有许多怀疑。因为我们深深体味了人生的辛苦和悲凉,所以若要寻找彼岸,让人疑心只是一种幻想。然而就像鸟儿被关在笼子里一样,我们其实也是被囚禁在世界和身心的樊笼里的;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命本身,就决定着我们有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等等,又哪里能找到一种办法,来度尽我们的一切苦厄呢?
菩萨就是觉悟了的人,是不是呢?我们没有觉悟,所以我们不知道彼岸的景象;这位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就到达了智慧的彼岸,所以就能在这种智慧的状态之中观自在,照见种种我们所不知道的情景。
  原来我们也不明白,如果有彼岸的话,这彼岸会在哪里。这彼岸并不在天涯海角,而正是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的心里形形色色的念头,就像染上了各种颜色的镜子,是什么都映照不清楚的,这就是在此岸;而菩萨放下了心里的念头之后,就好比镜子被擦试干净了,心里所固有的智慧便立即显现出来,也就是在彼岸了。智慧是什么?智慧当然就是能量和信息。这时候菩萨所显现出来的般若智慧,就是能照见世界和生命的真相的。
2、色与空
其中最著名的四个字色即是空,所谓的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形有象的物质,也就是你能看见、触摸,感觉到的任何东西,就是你周围的一切,是你能感知和意识到的一切物质的、客观的存在,而什么是空呢,空不是说没有,而是色背后更本质更接近真相的东西,我们把这些物质不断地分割下去,比如说桌子是木头做成,而木头又可以分解成纤维,纤维里面又可以分解成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和基本粒子等等无穷无尽。愈往后走就愈是无形无象了,不就仿佛是“空”的?
佛法说到“空”的时候,说的也就是那种构成世界的最原初的物质。我们不是至今也没有找到这种物质?而佛陀却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发现了这种物质。这种物质太精微了,看不见也摸不着,就像空的一样;然而它又真实地存在着,并非是空无所有的;所以在另外的一些时候,佛门就把它称为真如或如来,也称为实性、实际或实体。色的世界既然是由这种“空”的实体聚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在说到世界的时候,又该说它是色呢,还是空的呢?说色说空便都不确切,当然就只能说色空一体、色空并不相异。
所以万事万物都是在一个在变动,可分解,一个不稳定的状态里,也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佛家认为任何事务都没有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样子。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经文在这里给我们描绘出来的,就既是世界的模式,同时也是生命的体系。这样便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生命就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个缩影,天人本来就是合一。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是固定的,又会发现我们的人都会有太多的执念,比如说我们会去追求稳定的工作,会去追求一段稳定的关系,会担心生老病死,那么因为有了这样的执念,这样的执念又是和世界运行的规则是相违背的,于是人就产生了痛苦,那么怎么样才能解脱,才能不苦呢?
上面一段的最后一句得到了一个结束语,“无智亦无得”,就是说要解放我们的心志和不计较我们的所得;这就显得不同于常理,不免让人生疑;又不要有见解,又不能追求利益,这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时候心经便对我们解释说,并非是什么都没有,菩萨们就是因为解除了这些束缚,才解放和超越了自己,然后才得到一个完整的天地。
3、了解一些心经最基本的要素
空:“空”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观念,也是《心经》般若思想的核心要义。“空”是佛教基本教义,用来表述“非有”、“非存在”的一个基本概念。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佛教的“空”是指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为各种条件的聚合而形成的,当条件改变时,现象也跟着改变,本身并没有一个真正存在的实体。
这一切的本质既然都是“空”的,当然也就有办法摆脱一切苦厄。因为我们的一切苦厄,不都是对“有”而言的?好比要先有一朵花,然后才会有花开花落和风吹雨打;又要先有一副身躯和一颗识心,然后才会有生老病死和处心积虑;如果我们能把身心都还原为这种空灵的状态的话,又还会有什么苦厄呢?
五蕴:从最精微的角度发现构成世界和生命的五种物质形态,即色、受、想、行、识五种物质表现,本来都是“空”的,或者说是“空”产生的。
在“色”的后面,还有“受、想、行、识”。它们不仅同样是物质和物质现象,而且是更为深入和精微的物质形式。
  这儿的“受”和“想”就无须多说了,和“色’的现象相比,我们的感觉和意识诚然就更为隐密。至于“行”和“识”呢,则不能望文生义,不能误会为行为和意识。“行”是什么?“行”是对“想”的进一步剖析,“行”比“想”更加精细。“识”是什么?“识”又是对“行”的进一步的探索,佛法说“识”是藏识,就说它比“行”更为隐蔽。不妨用比喻来说的话,我们不是已经知道了,在物质的后面,就还有分子、原子、电子和基本粒子?那末参照地排列起来,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排列,也便是“色、受、想、行、识”。
除了“五蕴”以外,心经和所有佛法中出现的其他要素还有: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以中国成语当中就有六根不净和六根清净的说法
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以及佛教四谛:苦、集、灭、道
由于上述这些教义太过高深和晦涩,我们在这里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一详解,事实上我也确实没有这个能力,只得先罗列在这里,那么心经就是主要通过对以上各种教义的否定,来论证人空和法空,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人们的身体和精神活动,皆空无自性,虚幻无实,不应执著,无须追求。
同时,通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论断,又肯定一切存在的自然性。由此形成如下认知:
一方面可用“空”这个消除一切现象和差别的概念,来论证世俗认识及其面对的一切对象皆虚幻不实;另一方面,又可把“空”安置为世界万有的统一性基础,认为它就是超越时间、空间的“法性”、“真如”或“涅槃”,引导人们去追求。因此,“一切皆空”可理解为万法是“空”这种本体的表现;“空即一切”可理解为“空”是万法形成的依据。而空性超言绝象,无形无相,是成佛的依据。
4、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让我们继续回到心经。
“无智亦无得”,经文接着便这样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一天没有了那一种执念,我们放下了欲望,接受了眼前的事实,接受了这个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我们跟随着这个世界的变而变,我们去拥抱这个变化,好像,你对他就没有那么多要求,也就不会那么多痛苦,
这里便有三个缘故,一是无所得故,二是般若波罗蜜多故,三是无挂碍故。我们如果要了解其中的道理,就不妨从反面的情形,来体会一下这种缘故。
  一个人设若不是“无所得”,而是要不断地有所得,那又怎么样呢?应该说很清楚,这便是我们生活中能看到的最普通、最普遍的情形。只是这有所得却始终有限,同时又永无止境。这样一来,生活就总是在别处,幸福也总是在你不在的地方,你便永远要在这样那样的所得之中游泳,到死也不会有岸,不会有片刻的安宁。而你的种种所得,又注定是留不住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到头来都难免风流云散,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即便再轮回一次,也还是依然故我,也只能照样的忙个不停。如果一切只能是这样地重复的话,你作为万物之灵长,这灵长之处又何在呢?不就值得人深省?
  我们不必畏惧这个“无所得”。比方说你的一双手吧,如果你得到了一点什么东西,便始终紧紧地把它捏在手里,再也不肯放下,害怕这样一来就会无所得,你的这双手又还会有什么用呢?又怎么能像你所希望的那样,去拥抱整个的世界呢?手如此,心灵当然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心灵被这样那样的所得填塞得满满的,就像天空里始终布满着云絮,智慧的蓝天又怎么能够显现出来呢?所以菩萨们就不执着于自己之所得,才能够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心灵的蓝天。照见了蓝天之后,便明白原来在心灵漂浮着的种种见解和念头,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云絮,从此便不再被这些云絮所迷惑,能够心无挂碍。
  我们的迷误就在于心有挂碍,一颗心始终被层出不穷的云絮遮盖着,这云絮就成了我们的自我,想不到放开,不愿意放开,乃至没法放开。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虽说只有一个,但在不同的人们来说,就注定要用自己的这一团云絮一般的心识去看待世界,然后便固执己见,给人生加上种种的目的,给世界蒙上种种的色彩。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也如此,这自然是境由心造;至于杯弓蛇影呢?风声鹤唳呢?也就是颠倒梦想和心怀恐惧了。
所以我们也清楚,现代医学研究也早已经证实,正常的人们与精神病患者之间,就不过是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上的差别而已。随着日子的越来越繁复,诱惑和刺激也越来越深重,我们的心也就越来越浮躁。其浮躁的程度,就好比蚂蚁处在闷热而黑暗的炒锅里似的。这时候除了依法修行的菩萨们而外,谁又能解脱自在,谁又能远离颠倒梦想,而最终达到涅槃的境地呢?
5、最后的一段祝福
心经的最后一段是一句咒语,一般来讲,在梵语的语境里,咒语是一个中性词,它并不是我们相像中的巫婆说的那种恶毒的咒语,咒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又被称为真言,且广泛运用于中国大乘佛教典籍中。咒语它不会直接字译,大部分都是音译过来的,心经最后这一段咒语有着一层非常感人至深的情怀。它说的是:
噶得,噶得,菠萝噶得,
菠萝桑噶得,普提索蛤。
意译过来就是:
去吧,去吧,
让我们一起都到彼岸去吧,
去到达那个无限的觉悟和喜乐。
当你真的用心去体会这几句话以后,你就发现感觉人生好像是跋涉很久很久,终于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好像看到了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绿洲一样,所以心经要表达的就是佛家想要告诉你的这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他要的不是一种劝慰或劝诫,或者仅仅是让你静下心来,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启发你,激发你去寻找引发你情绪波动背后的那个更本质、更接近于真相的东西,所以你看,千百年来,太多的人去抄写心经,多少的王侯将相多少的高僧和名家,包括我们都熟悉的大书法家欧阳询,还有乾隆,还有弘一法师等等,他们都在抄写心经,这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弘一法师的版本,他本身就是一个僧人,心经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一个日课,他一天一天的抄写,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脱了书法技术的窠臼,他是在抄写过程当中去完成他自己内心的那一种参悟和感受。
抄经有很多好处,除了很大功德利益之外,还能培养我们的定力!因为当我们以最虔诚、恭敬的心书写佛经时,整个身心都会投入其中。当一个人能够集中精神之后,就比较不容易为外界所动摇,而且也能断除种种杂念,以达到一心不乱之境。“一心不乱”就是一种定力,我们知道:念佛可以一心不乱,其实抄经一样可以抄到一心不乱。
从小到大我的书桌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这些书要么就是让你获得某种知识,要么就是让你更快的去实现某种目的,他都是在给我们的人生作了很多的加法,但是从来没有一本书像心经这样,它给你作减法,它不断提醒你,安静下来,可以让你在遭受到人生的生老病死,怨憎或爱别离求不得的苦的时候,它可以劝慰你,去直面他,然后去看到它背后引发你情绪波动的更本质的东西,然后你就会去接纳它,释怀它。
posted on 2018-11-13 14:49 曲洋 阅读(128)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流水入霜钟
<2024年4月>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相对无言,落花流水
不期而至,清风故人

留言簿(6)

随笔分类(43)

文章分类(92)

相册

最新随笔

搜索

  •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